从模拟技术到IP监控过渡的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0-10-29 10:34    发布者:techshare
关键词: 监控过渡 , 模拟技术
各类企业组织保护人身以及私人和公共财产安全的意识和需求在提升,伴随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系统从模拟时代跨入 IP时代已是不容置疑。如何在兼顾现有投资和系统的前提下顺利过渡呢?本文提出了一套循序渐进的方案。

何时以及如何实现模拟到IP视频系统的飞跃是企业组织安全管理人员面临的最具挑战性难题之一。他们想立刻转移到IP监控,但出于成本管理的考虑又需要延长现有设备的使用寿命。在大多数应用场所,技术的转移将会逐渐进行,在这过程中,模拟和IP解决方案将会共存。

根据需求决定摄像机投资

企业组织安全专家主要考虑的是,现有的或新IP的摄像机能否提供所需的图像质量,实现系统功能的需求。每一种应用场所都有不同的要求:一些用户要求即使在不良的照明条件下也能够跟踪嫌疑人,而其他用户则只需清晰看到走廊就行了。在许多技术转移的计划中,易受攻击的特定地区或者需要图像细节的地方是安装高分辨率网络摄像机的理想场所,但高分辨率的摄像机是否在每个场所都可以派上用场呢?

作为共存计划的一部分,在摄像机端,可以采用数字编码器将画面从模拟转换为数字信号传输以及存储。模拟控制室的设备如果报废了,新的IP控制机房设备可以管理已安装好的模拟摄像机。另一种降低预算的方法是,现有的模拟设备如摄像机、控制室、电视墙和电缆布线都保持不变,由VMS系统软件与现有的控制键盘合并,一起来管理新的IP设备和已安装的模拟系统。

传输方式的选择

同轴电缆、屏蔽双绞线和非屏蔽双绞电缆、光纤和各种无线方式传输大部分安全视频。各种传输方案差异和商业优势体现在安装和维护成本上。那么,新网络摄像机是否将长距离模拟信号电缆传输方式终结呢?

同时管理模拟和数字网络的策略是在一根光纤上传输所有的信号,通过避免使用多种介质、发射机和接收机,安全、不受电磁干扰、简化使用环境。另外,不能忽略的是电源供应。采用共存计划之后,具有多插头、可设定地址、可编程序的电源供应设备是非常有优势的。

其他考虑因素还包括带宽对企业网络的影响逐渐增大。这是一个棘手的工作,但IT可以解决。压缩、解压缩或编解码器的新类型,如H.264,在更大的存储容量和指挥中心处理时可以减少带宽负荷吗?预算可以负担得起百万像素摄像机所增加的传输和存储需求吗?

存储和检索的挑战

大部分的机构组织都已经拥有了用于存储和检索的数字硬盘录像机。尽管具备大量的功能和优势,存储解决方案正面临着挑战。这些范围涉及了从普通的规格到有益的基本功能,如智能云台控制的预置位功能,运动检测或事件报警触发后的电子邮件或短信通知功能。

在摄像机上,安全管理者也采取了SD存储卡的方式。在摄像机与系统失去联系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视频图像丢失,这时SD存储卡方式就非常重要。

无论如何,在决定选择以何种模式过渡到IP之前,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如果是远程视频监控,我们会得到异常报告吗?

· 包括具备法律效率的视频信息是否需要与其他部门共享?需要实时吗?

· 需要存储的容量和需要保存的时间如何?

需考虑控制端

指挥和控制是需要慎重考虑的。传统的矩阵切换和摇杆操作是重负荷的,但在迅速发展的软件世界里,下一步将是考虑网络视频矩阵切换。

传统上,从模拟到数字视频的转变过程中,企业组织为了保有模拟摄像机,通过购买和安装视频编码器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他们用新的IP控制室设备来替换旧的模拟控制室设备,而如果在前端替换的话这将会很昂贵。

因而,有些人认为,更好的办法是建立一个兼容共存的系统。在这个方案中,系统键盘与VMS连接,而不是矩阵切换器,系统中模拟的部分不受影响,也不需要改变。VMS成为整个系统的首脑,操作人员使用他们传统的键盘命令来管理模拟和数字解决方案。
这是因为VMS能够与模拟矩阵切换器和网络摄像机实现对接,最终在拼接的电视墙上显示,模拟和IP解决方案虽并存但运作依然是分开的。不需要鼠标,系统可以将网络摄像机的图像发送到数字显示器,将模拟摄像机的信号发送到模拟显示器,这对运营商来说是一目了然的。在这种兼容共存的解决方案中,企业组织只要通过增加网络摄像机、数字监控和VMS,就可以实现IP解决方案。

整合

对大部分的企业组织安全管理者来说,真正的安全系统集成是他们的目标。除了继电器和接口,具有电子门禁、入侵、周边识别系统无缝集成的安全视频对任何IP运营商来说是盈利的局面。

不管技术转移的速度如何,一份好的计划是可以使模拟和网络摄像机共存的。这种共存增加了安防系统的整体性能和管理能力,同时提高其操作运营的效能。混合解决方案提供了一个延长现有设备使用寿命的可持续发展计划,价格合理并易于管理。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35023-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