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功率转换拓朴架构及分比功率架构

发布时间:2010-10-12 19:36    发布者:techshare
关键词: 分比功率 , 功率转换 , 架构 , 拓朴架构
80年代,零电流开关准谐振转换技术面世,生产厂家构思出一种砖型的功率转换元件。成为非常灵活的电源元件,取代了大部份客制电源。从此,电源元件工业便诞生了。最近,电源界又发生相类似的突破,又一种新功率转换技术出现了。它的开关频率达 3.5 MHz,体积只有晶片般大小,把电源模块提升到另一层次。分比式功率架构,带来了前瞻性的优势。

举例,设计师的重点是为系统或应用供电,但不想系统空间被不必要的转换功能占去。集中式电源架构能有效地运用电路板。但现在的负载要求趋向低电压、高电流,集中式电源不能有效地把功率分布出去。同样,分布式电源同时有优点和缺点。它直接为负载供电,但同时带来重量、体积以及散热等问题。最近期的架构是中转母线转换,它利用非隔离负载点转换器为负载供电,为了节省成本,把隔离和大比例的电压转换移到母线转换器。但是,母线转换器必须靠近负载点转换器,以低压供电。



图1 – 传统砖式模块提供稳压、变压和隔离

分比功率架构 (FPA),克服了这些缺点,使电源转换技术进入新时代。分比功率架构把三项基本转换功能:稳压、变压和隔离;分别置于两个电源模块里 (图3)。预稳压模块 (PRM) 提供稳压,它被设置于电压转变模块 (VTM) 上端,而电压转变模块 (VTM) 具变压和隔离功能。



图2 – 中转母线架构 (IBA) 把稳压但非隔离的基本功能分配到负载点



图3 - 分比功率架构 (FPA) 把变压和隔离的功能分配到负载点

分比功率架构透过把三项基本转换功能;分别置于两个电源模块里来加强电源系统的灵活性。这架构可灵活部署,电源设计师在需要时可以把 PRM 和 VTM 结合来使用。同样可以把 PRM 从电路板上移走,只把 VTM 设于负载点。事实上,因为 VTM可以转换相对较高的电压,电压可以最低功耗 I2R来分布,而 PRM 可远离负载或甚至放于另一块电路板上。所以,电源设计师轻易地按着应用来选择合适的设置。

VTM 提供变压和隔离的功能。VTM 可因应 k 因素的不同、或转换比率来倍大或降低电压。

非隔离的 PRM 可接受宽广的输入电压及把它转换为一个稳压的分比母线。PRM 的工作效率很高,一般在 97 – 99% 范围 (典型值)。输入电压越接近分比电压,效率便越高。以一个 48 V 系统为例,36 – 75 V 输入范围,输出在 48 V 左右,效率可达到 99%。

分比功率架构利用隔离的 VTM 作为负载点转换器;把 VTM 靠近负载点可使转换效率非常高,减少分布功耗及改善效率。  

高频率分比功率架构晶片 (图4),使用软开关零电流/零电压开关技术,给设计师提供许多好处。首先,晶片体积细小、重量轻,功率密度非常高。非常薄身;距离基板小于 0.25” (6 mm),可灵活配置于电源系统内。单一个 PRM 在 48 V 输出時,最高功率可达 200 W,VTM 在高压应用最高可达 200 W,低压应用亦可达 100 A。由一个 PRM 及一个 VTM 组成的分比式功率架构,功率密度可达400 W/in3。



图4 - 分比功率架构晶片尺寸的体积是 1.26 x 0.85 x 0.24吋 (32 x 21.5 x 6 mm);重 0.43安士 (12.25g)。

相比开关频率在 MHz 范围内硬开关模块,这些晶片把传导和辐射噪声降至非常低的水平。系统设计师容易地把隔离的 VTM 设置于负载点,不需担心开关噪声和接地回路。

无需多加滤波电容器,VTM 的输出纹波小于 1%。VTM 用软开关技术,工作频率达 3.5 MHz,减低分布电感,加上优良的连接,只需外加细小的旁路电容,输出纹波可以降至负载电压的 0.1%。

软开关技术可以克服开关频率障碍,令EMI 滤波变得简单、轻松以及较便宜。

PRM 接受一个宽广范围的电压及把电压转换成分比母线 ── 一个受控的电压源,效率达 97 - 99%。VTM 把分比母线电压转换成的负载电压,可以升压或降压,效率高达 97%。VTM 同时提供输入、输出隔离。

一个由 PRM 及 VTM 组成的供电系统,由一个不稳压的 DC 电源提供一个低压 DC 输出,系统的典型效率是 90 - 95%。在很多情况下,满载时效率可超出 95%。  

由于晶片的开关频率高达 3.5 MHz,加上整个元件的设计都追求反应快速,VTM 可在 200 纳秒内对任何幅度的负载变化作出反应,并在 1 微秒内返回。这比起最快的砖式模块还要快上 20倍。就算专为满足微处理器动态需求而设计的多路 VRM 都不及VTM 反应快速。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31847-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