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el的picoPower技术延长电池寿命

发布时间:2010-9-17 10:23    发布者:techshare
关键词: Atmel , picoPower , 电池寿命
Atmel 的 picoPower 技术能使“节能”的电耗降低到仅有650nA,即使是在 32 kHz 时钟和高级欠压探测 (Brown-out-detection) 的运行情况下也是如此。这是业界同类产品的最低工作电流。  

Atmel AVR 营销经理 Asmund Saetre 表示:“对于众多应用产品来说,长达几年的电池寿命将是一个必须的要求。人们并不真的喜欢更换他们汽车钥匙或者家里 HVAC 系统中的电池。电池使用寿命非常重要,甚至已经成为 ZigBee 规范的一部分。ZigBee 终端产品的电池寿命至少必须达到2年,否则就不会通过认证。”  

Saetre 总结说:“我们为之开发 picoPower 的系统有着一个共同的属性。它们大多时间内都处于待机状态,但是即使是在睡眠模式下它们都会耗电。尽管节省几个毫微安的电力看起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对于在大多数时间内都处于不活跃状态的系统来说,睡眠模式下功耗的一点点改善都能使终端产品的电池寿命延长几年。Atmel 一直致力于消除或者显著降低振荡器、欠压检测器、输入/输出针脚漏电之类的功耗,从而向市场提供功耗最低的微控制器。”  

Atmel 的 picoPower 技术采用了众多创新的技术,这些技术能够消除在断电状态下不必要的功耗。其中包括一个超低功耗 32KHz 晶体振荡器、睡眠模式下自动终止和重新激活欠压检测电路的工作、能够完全停止对个别外围设备的电力供应的省电寄存器 (power reduction register, PRR) 以及能够切断对特定针脚的数字输入的数字输入中断寄存器。  

300 nA 32kHz实时时钟 (RTC)。许多系统即使是在断电的情况下也要明确时间。Atmel 已经优化了它的 32KHz 晶体振荡器,从而使带有一个实时时钟的设备的总电耗降低到 650 nA。  

带有睡眠模式的 uS Accurate 欠压检测器。欠压检测器探测的是何时电力供应低于设备正常工作所要求的最小值,一旦探测到这种情况就会启动一个上电复位 (POR) 以保护重要数据。如果没有这种保护,一旦停电,就会对这种控制器造成灾难性的损害,使之无法工作。欠压检测器的准确性直接与其所耗费的电流成比例。低电压或无电压情况下欠压检测器就会反应又慢又不准确,而更准确更快的欠压检测器往往会耗费更多的电。由于欠压检测器通常处于睡眠状态,它们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电池的寿命。因此,大多数超低功耗微控制器厂商都会通过牺牲准确性和速度来降低电耗。  

而 Atmel 采取的则是一种新的方法,即开发出一种欠压检测器,这种检测器有着足够大的电流,从而能够在1.8伏特、2.7伏特和4.5伏特的条件下,在2微秒的反应时间内提供准确的探测。电力的节省是通过在睡眠状态下自动使欠压检测器停止工作,并且在控制器被唤醒时(在执行任何指令前)激活欠压检测器来实现的。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明显更少的电力消耗来提供更佳的保护。  

数字输入中断寄存器。针脚数量较少的微控制器常常将模拟数字转换器与数字 IO 集中在相同的针脚上。这会导致电流通过数字 IO 缓冲器漏泄。Atmel 已凭借专用输入中断寄存器 (DIDR) 解决了这一问题,该设备可通过软件将数字缓冲器从用于模拟数字转换器读数的输入设备中断开。  

省电寄存器。picoPower AVR 微控制器上的省电寄存器 (PRR) 包含有能够完全阻止时钟分配至未使用的外设模块的控制位。这种省电寄存器由能使用户随时打开和关闭外设模块的软件控制。当外设模块被省电寄存器断开时,供电停止,所有的 I/O 寄存器均无法访问。重新激活后,外设模块会回复到断开以前的状态。断开外设模块的电耗比激活模式下减少5-10%,比待机模式下减少10-20%。  

时钟门控 (clock gating) 技术。Atmel 还实现了可动态配置的时钟门控技术,该技术能够冻结电路某些部分中不需要的时钟。一旦再激活,模块启动后的状态一如从前。时钟门控还能够用于减少噪音并在需要更高分辨率数据的场合改善模拟数字转换器的性能。  

低时钟频率闪存采样 (Flash Sampling)。常规微控制器在工作模式时闪存处于通电状态,从而造成了几赫兹或更少的低操作频率下不必要的静态功率消耗。AVR 微控制器采用一种叫做闪存采样的技术,该技术使闪存能够在几纳秒的时间内对数组的内容进行采样,然后立即停止其功能,从而显著减少电流泄漏。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27364-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