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资与AMD合资能真能获得x86技术吗?【摩尔精英】

发布时间:2016-4-27 17:51    发布者:moore100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AMD与天津海光先进技术投资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双方将在中国成立新的合资企业,根据达成的协议,AMD向中国合资公司授权x86专利,这项技术一直被认为是AMD和英特尔皇冠上的宝石。合资公司将利用该技术开发只在中国销售的服务器芯片,而AMD预计可获得2.93亿美元许可费和版税收入。消息传出后,AMD股价随之暴涨,在美国东部时间4月22日,AMD最新股价为3.99,涨跌值为1.37,涨跌幅:52.29%。

那么,本次合资中国真能获得X86核心技术授权吗?

1、AMD日子不好过
生存空间被intel不断侵蚀


在X86芯片市场的生存空间被Intel不断侵蚀,早在很多年以前,AMD的市场份额曾经一度接近Intel。但如今,在x86芯片市场,Intel占87.7%,AMD占12.1%;在企业数据中心Intel占99.4%的份额,而AMD的市场份额从曾经的三分天下有其一,降至目前的0.6%。在显卡业务方面,AMD面对英伟达也是处于下风......在江河日下的情况下,AMD的股价更是低的不可思议,远远不能和AMD雄厚的技术实力相匹配——2015年,AMD的市值最低时仅仅为20亿美元。与此同时,营业收入也每况愈下——2015年全年营业额为39.9亿美元,同比下降28%。



正是日益窘迫的经营现状,使AMD有比较强烈的动机寻求与中国大陆合作。就目前外媒公开的信息显示,AMD与中国大陆合作显然是非常明智的。截至目前,已经为AMD带来5200万美元收入,其中已有700万美元计入2016年第一季度利润,股价更是疯涨52.29%,可以说,给处在困境中的AMD一剂强有力的强心剂。



2、联想曾是优先合作对象
因现金流问题最终无缘合作





除了找上曙光之外,AMD还找过联想,而且联想还是AMD优先选择对象——毕竟联想的PC出货量世界第一,AMD可以借助联想的整机产品、供应链和市场渠道侵蚀Intel在X86芯片的市场份额。可最终AMD最后没能和联想走到一起——由于联想虽然营业收入不低,但相对于华为这样的技术公司而言,近年来的利润还是比较有限,而且先巨资收购了IBM的低端服务器业务,之后又收购了摩托罗拉(貌似仅仅是专利使用权,而非所有权),如果再要耗费巨资成立CPU合资公司,会造成联想的流动资金非常紧张,加上像联想这样非常商业化的公司,其业务转型会比较慢,最终导致没能和AMD走到一起。



3、中资能否拿下X86授权
取决于公司股权结构


由于2009年AMD与Intel签署了交叉许可协议,协议规定不得向第三方公司转让X86授权,天津海光和AMD成立的合资公司是否能合法拥有X86授权就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在外媒的报道中,“Intel发言人拒绝发表评论;AMD发言人称,中国的协议不违反交叉许可协议,因为合资公司所有权结构不同,而且转让给中国的所有信息都符合美国出口法规。”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只要搞明白当年AMD向曙光和联想寻求合作时抛出的条件就一清二楚了。当年AMD给出的条件还是比较有诚意的:

当年AMD给出的条件还是比较有诚意的:

一是拿出了AMD在2013年市场主流产品的源代码,并允许合资公司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形成自主的CPU核,这相当于变相的拥有了X86授权。

二是成立一家合资IP公司,专门设计CPU核。合资IP公司必须由AMD控股,因为受AMD和Intel之间的协议,如果AMD是IP公司的小股东,则合资IP公司就不能获得X86授权,只有AMD保持控股状态时,合资公司才能获得X86授权。不过,虽然该公司由AMD控股,但中方可以获得该公司的经营权。

三是成立一家芯片公司,该公司以AMD控股的合资IP公司设计的CPU核为基础研制CPU。芯片公司由中方控股,甚至可以完全由中方掌握所有股权,因为只有这样,该公司研制的CPU才能符合核高基的要求,才能获得政府的支持,进而打进党政军市场。

诚然,岁月荏苒,时过境迁,中国大陆和AMD合作的具体条件是否有新的变化笔者无从得知,但参照当年的条件来看,天津海光很有可能就是之前提到的要成立的芯片公司,而天津海光和AMD成立的合资公司很有可能就是之前提到的IP公司。

如果属实,天津海光和AMD成立的合资公司确实可以修改AMD的CPU核,变相享有X86授权,而海光公司可以通过购买合资公司研发的CPU核,开发服务器CPU,当然只能局限在中国市场。

4、CPU核是否安全可控
取决于对IP核理解

其实,AMD出售CPU核的做法和ARM对海思、展讯等ARM阵营IC设计公司授权IP核如出一辙。至于是否安全可控,来打个比方的话,AMD、ARM出售的CPU核就是一间毛坯房,天津海光,以及国内诸如海思、展讯、全志、瑞芯微、新岸线等IC设计公司由于在现阶段并不具备凭借自身实力构建一个毛坯房的技术实力,做的工作是对毛坯房进行装修和出售。由于工作量仅限于软装,也就无法查出该毛坯房是否留有后门,无法确定墙壁夹层里是否安装了窃听器,只能是AMD、ARM给什么,国内IC设计公司用什么,这样就无法根除安全风险,无法保障安全可控。

5、安全可控需要吃透技术
所耗费的资金和时间也随之上升


而像Intel、AMD则是从指令集开始完完全全自己做,建起毛胚房后自己做软装,再向市场销售。而苹果和高通是将ARM出售的毛胚房拆除,并在拆除的过程中学习ARM构建毛坯房的技术,然后重新建造一个毛坯房,再进行软装出售,由于整个房子的结构设计完完全全是自己做到,可以确保没有后门,而且在技术实力过硬的情况下,可以设计出比ARM公版微结构性能更加强劲的产品。不过这样一来,所耗费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远远超过买毛胚房做软装(单纯的购买IP做集成)。

因此,如果合资公司能够吃透技术,将AMD构建的毛胚房拆除后完完全全自己重建一个毛胚房,而且产品性能不比AMD的产品差多少,那么产品自然是安全可控的。反过来说,如果做不到的话,那么在安全性上是存在瑕疵的。

6、积极引进国外技术
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

近年来,中国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并积极从国外引进技术:

2013年,上海国资委出资12亿元和台湾VIA合资成立兆芯;


2014年,苏州中晟宏芯电子科技公司获得IBM授权,生产基于IBM Power架构的服务器芯片;


2015年,惠普作价22亿美元,将旗下服务器和存储集团51%的股权售予清华大学下属公司清华紫光。眼下,两家公司正通过名为华三通信(H3C)的合资公司向中国客户销售企业技术。在达成协议时,惠普正处于艰难的财务困境中;


2015年11月,全球知名硬盘厂商西部数据与清华紫光成立合资公司,开发并销售计算机软件技术、计算机系统、信息系统和解决方案等。虽然紫光退出了西部数据收购硬盘制造商闪迪的交易,但其对西部数据的兴趣并没有变;


在收购美光公司失败后,清华紫光在2016年与台湾公司成立合资公司生产存储芯片;


2015年,微软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合作,开发本土版的Windows 10系统;


2015年12月,高通在贵州成立公司,开发和销售服务器芯片。


2016年,Intel和清华大学、澜起科技在北京签署协议,宣布联手研发融合可重构计算和英特尔x86架构技术的新型通用CPU;


2016年,ARM开启与重庆联手打造创新生态圈的战略合作,与中科创达共同投资的重庆安创空间加速器正式启动。

7、引进国外技术正确与否
在于是否熟练了基础研究





有观点认为引进技术是正确的,因为引进技术,就可以站在巨人肩膀上发展自己的技术;但也有观点认为另起炉灶,彻底摆脱对外国技术的依赖,靠自主创新谋发展,否则总跟在别人后面跑,永远追不上。



习近平书记在网信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这两种观点都有一定道理,但也都绝对了一些,没有辩证看待问题。一方面,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要立足自主创新、自立自强。市场换不来核心技术,有钱也买不来核心技术,必须靠自己研发、自己发展。另一方面,我们强调自主创新,不是关起门来搞研发,一定要坚持开放创新,只有跟高手过招才知道差距,不能夜郎自大。我们不拒绝任何新技术,新技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只要有利于提高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我们都不拒绝。问题是要搞清楚哪些是可以引进但必须安全可控的,哪些是可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哪些是可以同别人合作开发的,哪些是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的根源问题是基础研究问题,基础研究搞不好,应用技术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8、合资公司的前景
需由时间来证明

对欧美科技巨头们来说,中国的技术引进对其影响非常有限,真正有价值的技术引进很难通过美国CFIUS审查,而中国能够买到的技术,或者能够买到的技术授权,基本对欧美科技巨头无法构成威胁。正如习近平主席在网信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市场换不来核心技术,有钱也买不来核心技术,必须靠自己研发、自己发展”,企图通过购买国外技术授权,就颠覆Intel、微软等美国科技公司的技术垄断是非常天真的。



具体来说,本次天津海光和AMD的合资,本质是AMD效法ARM对中国大陆公司授权IP核,其所谓的“允许合资公司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形成自主的CPU核”,在5年内只能是画饼。因此,即便中国获得了AMD的IP核授权,但考虑到在x86芯片市场,Intel占87.7%,AMD占12.1%;在企业数据中心Intel占99.4%的份额,AMD占据0.6%的市场份额——合资公司在商业市场的表现会不会比AMD更好,有待时间验证。


关于作者:铁流,自由撰稿人,瞭望智库特约科技观察员。

转载仅限全文转载并完整保留文章标题及内容,注明:文章转自“摩尔芯闻”微信公众号(微信号:MooreNEWS)
PS:欢迎投稿,一经采用,红包重谢!投稿邮箱:jyzhang@moore.ren;微信:jyzzzz2012

摩尔芯闻.png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65661-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