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I公司设计工具——基于Web的ADISimADC仿真工具

发布时间:2015-11-24 09:26    发布者:designapp
关键词: ADI , ADISimADC
  在上一篇博客“ADI公司设计工具——VisualAnalog(第二部分)”中,我介绍了MOTIF(通过功能实现完成建模操作),它是一种新的仿真器引擎,内置于VisualAnalog中。 我曾提到它要取代ADIsimADC,这是错误的,它不会取代后者的面目。 ADISimADC将保持不变,但通过MOTIF,仿真器引擎已得到改进。 正如我所说的,这款工具的用途并没有改变,只是其实现得到了革新。 有关MOTIF的更多信息,请访问这里。 有关ADISimADC的更多信息,请参阅AN-905。 上次我们讨论了利用ADISimADC在VisualAnalog工具中仿真AD9680。 现在我们来看看基于Web的评估工具。 这不需要下载软件,因为它完全从Web运行。
  可点击这里,在线访问基于Web的ADISimADC工具。 导航到本网页后,用户便可看到图1所示的页面。 仿真器默认显示下拉框列表中的第一个ADC,图中所示为AD9467-250。

  图1 ADISimADC主网页
  网页上方有六个重要链接需要注意: 说明、术语、参数搜索、申请新模型、提交反馈和打印结果。 “说明”链接提供关于如何使用该Web工具的详细说明(稍后我们会介绍)。 “术语”链接提供关于ADC参数和性能规格的常见术语。 “参数搜索”链接允许用户根据性能条件查找要仿真的ADC。 “申请新模型”链接允许用户向ADI公司发送申请,要求创建Web工具尚未提供的ADC模型。 还有一个允许用户“提交反馈”的链接。 ADI公司对反馈意见始终持欢迎态度,因为这有助于改进工具,提供更好的用户环境和更有用的工具。 最后一个链接允许用户将仿真结果通过已安装打印机打印出来, 可以是pdf文件或硬拷贝。 图2中突出显示了这些链接。

  图2 ADISimADC – 仿真器的重要链接
  现在我们开始使用基于Web的ADISimADC工具。 首先,我们有两种方法来选择要仿真的ADC。 一是通过网页上的下拉框来选择要仿真的产品,二是根据编码速率、分辨率、SNR和SFDR来搜索产品。 接下来需要输入工作条件。 第一步是选择所需的仿真类型。 仿真类型有四个选项: 单音、双音、频率扫描和幅度扫描。 然后键入输入激励信号。 用户必须设置输入信号的幅度和频率、编码速率以及编码抖动。
  下面以AD9643-250为例来说明。 对于本例,我们把仿真类型设置为“单音”,输入幅度设置为-1 dBFS,输入频率设置为220.1 MHz,编码速率设置为250 MSPS,编码抖动设置为0.06 ps。

  图3 AD9643-250的仿真结果
  现在,我们将仿真结果与数据手册典型值进行比较。 仿真显示SNR值为68.39 dB (69.39 dBFS),而数据手册列出的值为69.9 dBFS。 这略显保守,因为我们使用的编码抖动值比用来产生数据手册所示典型性能的值要高。 编码抖动可以进行调整,以便了解其对ADC噪声性能的影响。 仿真所得的SFDR值为87.32 dBc,与数据手册给出的典型值85 dBc相当。 仿真器产生的ENOB值为11.05位,与数据手册的典型值11.1位一致。 与VisualAnalog中展示的仿真器非常相似,基于Web的仿真器也能提供与ADC预期典型性能相符的结果。 还要注意到,仿真器返回了SINAD、THD、二次到五次谐波、最差其它杂散和噪底的结果。
  这样,我们既考察了VisualAnalog中的ADISimADC仿真器,又考察了Web形式的仿真器。 仿真器可用来很好地反映ADC的近似性能,用户无需实际购买硬件, 这对任何新设计来说都是良好的开端。 订购硬件之前即可对ADC进行仿真和评估,从而帮助用户确保为新的系统设计选择最佳ADC进行评估。 以Web形式提供的ADISimADC工具允许通过Web对ADI公司的各种高速ADC进行仿真,无需安装VisualAnalog软件。 无论什么地方,只要有互联网连接,便可对ADC进行仿真。 在途或急需结果的用户,可以方便、精确地执行仿真。 在当今快节奏的世界里,时间至关重要,这款工具为仿真ADC预期性能提供了一种别出心裁的方法。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57366-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