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物联网春风吹向NI通用平台 完备生态系统助力本地创新

发布时间:2015-11-23 18:44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工业物联网 , 美国国家仪器 , NIDays
不久前,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简称NI)主办的第17届图形化系统设计盛会NIDays在上海落幕。今年 NIDays 的主题是工业物联网:NI的平台化解决方案推动工业物联网发展。

物联网是当下的热门话题。但NI公司并非在追逐潮流。实际上,NI几十年来一直在构建一个通用的、开放的、灵活的、适应性强和兼容性的平台,以满足科学家和工程师目前以及将来的研发需求。该平台并非为物联网而设计,而它却刚好契合当下物联网的发展。可以说,NI不是寻找物联网风口的“那只猪”;风口恰好在这个时候吹向了NI早已构建好的通用平台。

此事绝非巧合。NI是一家具有技术洞察力和前瞻性的公司。多年以来,NI以信息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简称CPS)的理念进行技术开发。而物联网恰恰是CPS的一种具体形态。

工业物联网

消费类物联网旨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多便利,而工业物联网的使命则是提升生产效率。工业物联网是德国工业4.0和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城市、智能工厂、智能机器和智能车辆等智能系统是工业物联网的典型应用。智能传感/数据采集、大数据分析和高速网络连接是物联网的技术基础。

NI的通用平台

简单地说,NI的通用平台由图形化设计软件LabVIEW和模块化仪器硬件组成。硬件设备采用市场上最先进的处理器、FPGA 和I/O,包含了数据采集及处理、网络连接、计算分析和控制执行等功能。该平台完全满足工业物联网所要实现的智能系统、设备互联、工业大数据分析等要求。

NI的LabVIEW RIO 架构是部署智能系统的最佳案例。无论是板级的Single-board RIO、坚固的CompactRIO还是超高性能的FlexRIO, 均可以使用LabVIEW实现智能系统设计。工程师已经开始利用LabVIEW RIO 架构来开发和部署各类智能系统。例如,Innovari公司使用Single-Board RIO、FPGA和LabVIEW电力套件为印度开发了智能电网,Firefly公司使用CompactRIO为草皮农场开发了可远程监控的智能机器。

构建生态系统,加强本地服务

开放的平台需要多元化的生态系统,而不是由一家供应商提供所有产品和服务。谷歌的Android平台如此,NI的通用平台也是如此。NI基于PXI总线的模块化仪器是开放的,可以与其他供应商的PXI模块兼容。NI亚太区副总裁Chandran Nair介绍说,自NI提出的软件定义的模块化仪器理念取得成功之后,很多厂商纷纷跟进推出了相关的产品,为客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对此,NI欢迎友商的加入,同时保证自身的研发投入(NI的研发投入占该公司营收的16~18%),以保持技术上的领先。

同时,NI公司也非常重视发展厂商联盟。目前,NI在中国的联盟厂商数量已经达到了43家。这些厂商有技术导向型的公司,有谙熟NI产品的公司,也有对本地市场具有深刻理解的公司。这些联盟厂商是NI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NI的平台推广和本地创新做出了巨大贡献。

NI的LabVIEW工具包网络是NI构建完备生态系统的一个典型案例。LabVIEW工具包网络提供针对工程师和科学家的附加组件和应用程序。这些经过认证的第三方附加组件帮助用户扩展NI LabVIEW系统设计软件功能,提高开发人员的效率。目前,LabVIEW工具网络的总下载量超过4 百万次。

Nair先生说,全球工程师的需求大同小异。NI为全球市场提供同样的硬件产品,而各个地区差异化的需求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NI的许多产品同时具有软硬件可编程功能。NI在全球多个地区设有研发中心,如不断发展壮大的上海研发中心、马来西亚槟城研发中心、匈牙利的布达佩斯研发中心等。它们在服务本地的同时也参与全球项目的开发。

在中国市场,NI公司设立了中国服务中心,提供校准、维修等硬件服务,确保系统长期稳定。NI中国市场经理汤敏女士介绍说,NI非常重视本地服务和技术支持,客户反馈情况良好。她说,NI每年从全国最好的大学中招聘最优秀的毕业生,所以NI的技术支持团队素质超群。另外,NI也在加强中国的研发力量。以上海研发中心为例,这里就有一个工业通信团队正在从事相关的研发工作。

更重要的是,NI公司积极与中国本地机构进行深入合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例如,NI与上海交通大学组建了一个工业大数据俱乐部,致力于物联网时代的大数据开发利用。汤敏女士自豪地说,NI与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东南大学等机构合作进行5G移动通信的研发,使得中国能够在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上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改变了以往在自主知识产权方面欠缺的被动局面。可以说,NI为当今中国极力提倡的创新运动做出了显著贡献。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57321-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