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655|回复: 2

40纳米北斗“芯” 中国芯进入全面量产阶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2 13:4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电子创新信息网讯】早在去年底的上海军民两用基础促进大会上,上海北伽导航公司,发布了40纳米级的北斗导航芯片“航芯一号”。并预测今年3月将实现量产,但由于种种因素导致这一计划延后,近日,武汉梦芯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启梦TM MXT2702芯片批量生产,至此北斗“芯”进入了全面民用投入阶段。
事实上,早在去年,北斗“芯”国内市场就竞争激烈,包括东方联星、中科微等众多国内导航芯片公司,都对40纳米级的市场虎视眈眈。 这场竞争实际上是北斗的民用发展之争,而战争的胜利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哪家公司能最先进入量产阶段,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竞赛,显然武汉梦芯科技有限公司争取了主动。而上海北伽导航科技有限公司宣布40纳米SoC导航芯片将于本月投产。
40纳米代表着当今导航芯片的最先进工艺,国内多数北斗芯片厂家还停留在55纳米工艺水平。这颗5毫米见方的北斗导航芯片,将有效降低国产芯片体积大、功耗大等一系列问题,让更多消费者和厂家自主选择北斗导航系统。规模更大的企业,如联发科,据称已经推出了40纳米的北斗SoC手机导航芯片。国外巨头企业包括高通(Qualcomm)、博通(Broadcom)、诺瓦泰(NovAtel)、天宝(Trimble)等,早在2013年之前就已经宣布兼容北斗卫星信号。依仗在GPS市场的长期积累和成熟工艺,这些巨头企业大部分已经跨进了40纳米时代,但是北斗对他们来说是一个相对较新的课题。
启梦TM芯片是全球首款可同时支持美国GPS、中国北斗和俄罗斯GLONASS的多模多频高精度消费类SoC定位芯片。启梦TM芯片采用40纳米工艺设计制造,该芯片不到2秒钟就能完成首次定位并能支持地基增强系统,实现优于1米的定位精度。
除此以外,构建北斗系统成为下一阶段的重要攻坚项目,而其关键就是组建全球网络系统,截至目前已经发射了4颗全球组网卫星,而第5颗卫星也将于今年底发射,由此中国北斗系统构建成功,指日可待。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3 16:05: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电子创新信息网讯】在液晶面板市场,中国大陆市场与台湾市场存在差距,日前的习马会话,为加强两岸合作,促进两岸电子市场的交流合作开辟了新的渠道,中国大陆液晶面板厂商紧抓这一机遇,而台资企业也将大陆市场视为投资乐土。

富士康第6代LTPS液晶面板产线 打响“中国制造”招牌

在全国外贸进出口下降的背景下,今年前三季度,河南省进出口总值309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2%,而同期全国外贸进出口下降7.9%,其中,富士康对全省外贸贡献显著。

河南省社科院专家曾表示:“在富士康到来之前,河南全年进出口总值不过一两百万美元。现在,河南从一个内陆省份,已跻身全国外贸第一方阵。”

而另一方面,有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13年底,富士康郑州园区员工已超过30万人。而随着富士康在我省各地投资项目的增多,大幅拉动就业的效应更为凸显。不仅富士康,很多台资企业都把河南视为投资乐土。

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全省共有台商投资园区27家,累计批准台资企业1964家,累计合同利用台资252.43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157.54亿美元。

而富士康也宣布建立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LTPSTFT-LCD)项目,该项目是富士康在国内的第二条LTPS液晶面板项目,包含阵列、彩色滤光片、成盒、模组、玻璃薄化等全部工序,代表了国内LTPS的最高代次和工艺技术。作为项目主角的“低温多晶硅液晶面板”,是平板显示器领域的一种领先的技术,也是未来液晶面板发展的主流方向。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高度普及,高端移动终端对LTPS产品的需求量将十分巨大。“以前,主要是从日本、韩国等地引进高端显示面板,在国内量产后,可以改变这种局面,可以满足市场对高端中小尺寸显示面板快速增长的需求。”郑州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崔绍营介绍。

简单来说,英慧公司介绍,LTPS项目主要为苹果制造手机屏。在郑州实现量产后,每个月能生产2万件液晶面板;同时,还可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设备、材料、零组件、终端产品等项目的集聚,以及周边化工园区的协同发展,以该项目为核心,形成全国最具活力的光电产业集聚地。

“第六代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简言之,就是一种高大上的液晶显示屏。据专业人士介绍,低温多晶硅被认为是目前全球高端应用市场最具发展前景的主流显示技术之一,具有分辨率高、反应快、亮度高、功耗低等优势,主要用于中高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中小尺寸显示领域。

作为全球最高世代生产线项目,第六代低温多晶硅标志着技术领域的高度,而这项技术长期一来是被日本、韩国等所垄断,如果该项目生产配置齐全,那么电子类“高精尖”产品,为“中国制造”一块响亮的招牌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6 15:45: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电子创新信息网讯】冬日的海风吹来一股暖流,在舟山,一批研究人员从贝壳之中发现了商机,将贝壳作为新能源成立新材料的创新企业,这些企业既有国内厂商,也有来自国外的生产厂商。通过从贝壳中提取新材料,制成锂电池胶水。
这种新材料叫“锂离子电池水性粘结剂”,应用于锂电池正极、负极和超级电容方面。
“最直接的理解,就是用在锂电池中的胶水。” 浙江中科立德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邵汉琦介绍,他们生产的水系粘结剂,原材料提取自海洋贝壳,是生产锂电池过程中的一项不可或缺的辅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