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直角走线,差分走线及其蛇形走线的基本理论

发布时间:2015-9-24 16:44    发布者:snake7031
迎大家加入群:148124126
资料每天奉送不间断
我们的官网www.gdmcu.com
PCB 布线的直角走线、差分走线和蛇形线基础理论
布线(Layout)是 PCB 设计工程师最基本的工作技能之一。走线的好坏将直接 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大多数高速的设计理论也要最终经过 Layout 得以实 现并验证,由此可见,布线在高速 PCB 设计中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将针对实 际布线中可能遇到的一些情况,分析其合理性,并给出一些比较优化的走线策 略。 主要从直角走线,差分走线,蛇形线等三个方面来阐述。
1 直角走线 直角走线一般是 PCB 布线中要求尽量避免的情况,也几乎成为衡量布 线好坏的标准之一,那么直角走线究竟会对信号传输产生多大的影响呢?从原 理上说,直角走线会使传输线的线宽发生变化,造成阻抗的不连续。其实不光 是直角走线,顿角,锐角走线都可能会造成阻抗变化的情况。 直角走线的对信号的影响就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拐角可以等效为传输线上的容性负载,减缓上升时间;
二是阻抗不连续会造成信号的反射;
三是直角尖端产生的 EMI 传输线的直角带来的寄生电容可以由下面这个经验公式来计算:
C=61W(Er)1/2/Z0 在上式中,C 就是指拐角的等效电容(单位:pF),W 指走线的宽度(单位: inch),εr 指介质的介电常数,Z0 就是传输线的特征阻抗。举个例子,对于 一个 4Mils 50 欧姆传输线(εr 4.3)来说,一个直角带来的电容量大概 0.0101pF,进而可以估算由此引起的上升时间变化量:T10-90%=2.2*C*Z0/2 = 2.2*0.0101*50/2 = 0.556ps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直角走线带来的电容效应是极其微小的。 由于直角走线的线宽增加,该处的阻抗将减小,于是会产生一定的信 号反射现象,我们可以根据传输线章节中提到的阻抗计算公式来算出线宽增加 后的等效阻抗,然后根据经验公式计算反射系数: ρ=(Zs-Z0)/(Zs+Z0) 一般直角走线导致的阻抗变化在 7%-20%之间,因而反射系数最大为 0.1 左右。而且,从下图可以看到,在 W/2 线长的时间内传输线阻抗变化到最 小,再经过W/2 时间又恢复到正常的阻抗,整个发生阻抗变化的时间极短,往 往在 10ps 之内,这样快而且微小的变化对一般的信号传输来说几乎是可以忽 略的。 很多人对直角走线都有这样的理解,认为尖端容易发射或接收电磁 波,产生 EMI,这也成为许多人认为不能直角走线的理由之一。然而很多实际 测试的结果显示,直角走线并不会比直线产生很明显的 EMI。也许目前的仪器 性能,测试水平制约了测试的精确性,但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直角走线的辐 射已经小于仪器本身的测量误差。 总的说来,直角走线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可怕。至少在 GHz 以下的应 用中,其产生的任何诸如电容,反射,EMI 等效应在 TDR 测试中几乎体现不出 来,高速PCB 设计工程师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在布局,电源/地设计,走线设 计,过孔等其他方面。当然,尽管直角走线带来的影响不是很严重,但并不是 说我们以后都可以走直角线,注意细节是每个优秀工程师必备的基本素质,而 且,随着数字电路的飞速发展,PCB 工程师处理的信号频率也会不断提高,到10GHz 以上的 RF 设计领域,这些小小的直角都可能成为高速问题的重点对 象。
2 差分走线 差分信号(DifferentialSignal)在高速电路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 广泛,电路中最关键的信号往往都要采用差分结构设计,什么另它这么倍受青 睐呢?在 PCB 设计中又如何能保证其良好的性能呢?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进 行下一部分的讨论。 何为差分信号?通俗地说,就是驱动端发送两个等值、反相的信号, 接收端通过比较这两个电压的差值来判断逻辑状态“0还是“1。而承载差 分信号的那一对走线就称为差分走线。差分信号和普通的单端信号走线相比,最明显的优势体现在以下三 个方面: a.抗干扰能力强, 因为两根差分走线之间的耦合很好,当外界存在噪 声干扰时,几乎是同时被耦合到两条线上,而接收端关心的只是两信号的差 值,所以外界的共模噪声可以被完全抵消。 b.能有效抑制 EMI 同样的道理,由于两根信号的极性相反,他们对 外辐射的电磁场可以相互抵消,耦合的越紧密,泄放到外界的电磁能量越少。 c.时序定位精确, 由于差分信号的开关变化是位于两个信号的交点, 而不像普通单端信号依靠高低两个阈值电压判断,因而受工艺,温度的影响 小,能降低时序上的误差,同时也更适合于低幅度信号的电路。目前流行的 LVDSlow voltagedifferential signaling)就是指这种小振幅差分信号技 术。
对于 PCB 工程师来说,最关注的还是如何确保在实际走线中能完全发 挥差分走线的这些优势。也许只要是接触过 Layout 的人都会了解差分走线的 一般要求,那就是“ 等长、等距”。等长是为了保证两个差分信号时刻保持相 反极性,减少共模分量;等距则主要是为了保证两者差分阻抗一致,减少反 射。“ 尽量靠近原则”有时候也是差分走线的要求之一。但所有这些规则都不 是用来生搬硬套的,不少工程师似乎还不了解高速差分信号传输的本质。下面 重点讨论一下 PCB 差分信号设计中几个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 认为差分信号不需要地平面作为回流路径,或者认为差分走 线彼此为对方提供回流途径。造成这种误区的原因是被表面现象迷惑,或者对 高速信号传输的机理认识还不够深入。从图 1-8-15的接收端的结构可以看 到,晶体管 Q3,Q4 的发射极电流是等值,反向的,他们在接地处的电流正好 相互抵消(I1=0),因而差分电路对于类似地弹以及其它可能存在于电源和地 平面上的噪音信号是不敏感的。地平面的部分回流抵消并不代表差分电路就不 以参考平面作为信号返回路径,其实在信号回流分析上,差分走线和普通的单 端走线的机理是一致的,即高频信号总是沿着电感最小的回路进行回流,最大
的区别在于差分线除了有对地的耦合之外,还存在相互之间的耦合,哪一种耦
合强,那一种就成为主要的回流通路。 1-8-16 是单端信号和差分信号的地 磁场分布示意图。 PCB 电路设计中,一般差分走线之间的耦合较小,往往只占 10~20%的耦合度,更多的还是对地的耦合,所以差分走线的主要回流路径还是
存在于地平面。当地平面发生不连续的时候,无参考平面的区域,差分走线之 间的耦合才会提供主要的回流通路,见图 1-8-17 所示。尽管参考平面的不连 续对差分走线的影响没有对普通的单端走线来的严重,但还是会降低差分信号 的质量,增加 EMI,要尽量避免。也有些设计人员认为,可以去掉差分走线下 方的参考平面,以抑制差分传输中的部分共模信号,但从理论上看这种做法是 不可取的,阻抗如何控制?不给共模信号提供地阻抗回路,势必会造成 EMI 射,这种做法弊大于利。
误区二: 认为保持等间距比匹配线长更重要。在实际的 PCB 布线中,往往不能 同时满足差分设计的要求。由于管脚分布,过孔,以及走线空间等因素存在, 必须通过适当的绕线才能达到线长匹配的目的,但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差分对的 部分区域无法平行,这时候我们该如何取舍呢?在下结论之前我们先看看下面 一个仿真结果。 从上面的仿真结果看来,方案 1 和方案 2 波形几乎是重合的,也就 是说,间距不等造成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相比较而言,线长不匹配对时序的 影响要大得多(方案 3)。再从理论分析来看,间距不一致虽然会导致差分阻 抗发生变化,但因为差分对之间的耦合本身就不显著,所以阻抗变化范围也是 很小的,通常在 10%以内,只相当于一个过孔造成的反射,这对信号传输不会 造成明显的影响。而线长一旦不匹配,除了时序上会发生偏移,还给差分信号 中引入了共模的成分,降低信号的质量,增加了 EMI 可以这么说, PCB 差分走线的设计中最重要的规则就是匹配线长,其 它的规则都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应用进行灵活处理。
误区三: 认为差分走线一定要靠的很近。让差分走线靠近无非是为了增强他们 的耦合,既可以提高对噪声的免疫力,还能充分利用磁场的相反极性来抵消对 外界的电磁干扰。虽说这种做法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非常有利的,但不是绝对 的,如果能保证让它们得到充分的屏蔽,不受外界干扰,那么我们也就不需要 再让通过彼此的强耦合达到抗干扰和抑制 EMI 的目的了。如何才能保证差分走 线具有良好的隔离和屏蔽呢?增大与其它信号走线的间距是最基本的途径之 一,电磁场能量是随着距离呈平方关系递减的,一般线间距超过 4 倍线宽时,它们之间的干扰就极其微弱了,基本可以忽略。此外,通过地平面的隔离 也可以起到很好的屏蔽作用,这种结构在高频的(10G 以上)IC 封装 PCB 计中经常会用采用,被称为 CPW 结构,可以保证严格的差分阻抗控制 2Z0),如图 1-8-19 差分走线也可以走在不同的信号层中,但一般不建议这种走法,因 为不同的层产生的诸如阻抗、过孔的差别会破坏差模传输的效果,引入共模噪 声。此外,如果相邻两层耦合不够紧密的话,会降低差分走线抵抗噪声的能 力,但如果能保持和周围走线适当的间距,串扰就不是个问题。在一般频率 GHz 以下),EMI 也不会是很严重的问题,实验表明,相距 500Mils 的差分 走线,在 3 米之外的辐射能量衰减已经达到 60dB,足以满足FCC 的电磁辐射 标准,所以设计者根本不用过分担心差分线耦合不够而造成电磁不兼容问题。 3 蛇形线 蛇形线是 Layout 中经常使用的一类走线方式。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 调节延时,满足系统时序设计要求。设计者首先要有这样的认识:蛇形线会破 坏信号质量,改变传输延时,布线时要尽量避免使用。但实际设计中,为了保 证信号有足够的保持时间,或者减小同组信号之间的时间偏移,往往不得不故 意进行绕线。 那么,蛇形线对信号传输有什么影响呢?走线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其中最关键的两个参数就是平行耦合长度(Lp)和耦合距离(S),如图 1-8- 21 所示。很明显,信号在蛇形走线上传输时,相互平行的线段之间会发生耦 合,呈差模形式,S 越小,Lp 越大,则耦合程度也越大。可能会导致传输延时 减小,以及由于串扰而大大降低信号的质量,其机理可以参考第三章对共模和 差模串扰的分析。 下面是给 Layout 工程师处理蛇形线时的几点建议:
1 尽量增加平行线段的距离(S),至少大于3HH 指信号走线到参考平面
的距离。通俗的说就是绕大弯走线,只要 S 足够大,就几乎能完全避免相互的
耦合效应。
2
减小耦合长度 Lp,当两倍的 Lp 延时接近或超过信号上升时间时,产生的
串扰将达到饱和。
3
带状线(Strip-Line)或者埋式微带线(EmbeddedMicro-strip)的蛇形
线引起的信号传输延时小于微带走线(Micro-strip)。理论上,带状线不会因为差模串扰影响传输速率。
4
高速以及对时序要求较为严格的信号线,尽量不要走蛇形线,尤其不能在
小范围内蜿蜒走线。
5
可以经常采用任意角度的蛇形走线,如图 1-8-20 中的 C 结构,能有效的
减少相互间的耦合。
6
高速 PCB 设计中,蛇形线没有所谓滤波或抗干扰的能力,只可能降低信
号质量,所以只作时序匹配之用而无其它目的。
7
有时可以考虑螺旋走线的方式进行绕线,仿真表明,其效果要优于正常的
蛇形走线。

更多嵌入式单片机STM32,LINUX,PCB相关方面的培训详情请咨询张工:18102531323
或者加Q:810663503
深圳、广州、南宁、郑州、长沙、北京、山海同步授课中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53934-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lampeter 发表于 2015-11-13 10:52:57
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