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硅谷创业公司将迎来漫长寒冬

发布时间:2015-8-31 10:46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创业 , 初创公司
风险投资家有理由感到担心。根据风投市场研究机构CB Insights的数据,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创业公司已有至少131家,远高于2010年时的十余家。此外,风投投入的资金也已经翻番,2014年为 500亿美元,远高于2010年时的230亿美元。根据美国风险投资协会的数据,今年第二季度,风投投资总额超过170亿美元,为2000年底以来首次。 这令许多人开始关注,硅谷是否需要降温。

不过,美国创业圈在短期内还不太可能出现崩盘。创业公司不太可能出现直线下滑,这些公司遭遇的不利影响将会有复杂的表现形式。实际上,股市的影响将逐步蔓 延至创业圈,而有着良好商业计划的优秀公司将在大浪淘沙中脱颖而出。不过,如果投资人的负面情绪成为主导,行业中将会出现更广泛的螺旋式下滑。

创业公司的估值下降可能并没有统一的形式,而这主要是受私营公司股票定价的影响。创业公司的股份通常仅被一小部分机构投资者持有,只有在创业者尝试再次融资时才会发生改变。与之相比,根据业绩情况和市场情绪,上市公司股价每天都会有涨跌。 过去几年,随着创业公司的每次融资,其估值通常也日渐高涨。投资人大多持乐观情绪,并且非常慷慨。他们认为,多方面因素,包括较低的利率、美国经济的强劲,以及中国中产阶级人群的扩大,将推动市场持续向好。投入更多资金,帮助创业公司发展壮大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然而,只有当创业公司真正需要资金时,它们才会发现已经面临阻碍。在这样的情况下,投资人希望确保,创业公司无需风投的继续投入也能生存。如果创业公司无法提供这样的保证,或者说在烧光前一轮融资的资金后并未实现业绩目标,那么它们将遇到麻烦。

资产管理公司Neuberger Berman投资策略主管马修·鲁宾(Matthew Rubin)表示,不久的未来,在蔓延至硅谷创业圈之后,市场的下行“将对需要融资的公司造成影响。”他认为,市场的崩盘将需要几个月时间才会影响当前热门创业公司的估值。

Benchmark的知名风险投资家比尔·古尔利(Bill Gurley)上周向创业公司发出了预警。他在 Twitter 上发布消息,表达了他对市场下滑的担忧。他指出:“投资人可能会重新专注于有竞争力、有盈利 途径的商业模式。对许多人来说,这意味着巨大的转变。”他怀疑,为此做好准备的创业者不多。

如果投资人更看重盈利而不是增长,而创业公司无法适应这一变化,那么它们很可能需要以比此前更低的估值去进行融资。这就是所谓的“贬值融资”。从多个角度 来看,这都不利于创业公司:员工持有的期权价值将下跌,因此创业公司将更难留住员工。如果一家公司曾完成过多轮融资,那么最近几轮的投资人可能会要求创业 公司保障他们的投资,例如向投资方支付现金,或是返还部分投资等。

与此同时,能够实现盈利的创业公司仍有能力吸引投资,尤其是持有大笔现金的风投公司和主权财富基金。

自2014年以来,知名风投,例如Norwest Venture Partners、Founders Fund、安德森-霍洛维茨和IVP,每家都至少筹集了10亿美元资金。新加坡政府的主权财富基金淡马锡控股,以及其他主权财富基金也在向私营科技公司投资。

Menlo Ventures董事总经理文基·加恩桑(Venky Ganesan)表示,科技创业公司的高估值和大量资金的涌入引发了这些公司的烧钱冲动。他指出:“创业后期融资市场已经转凉。”这部分是由于,创业公司 开始依赖公募基金和其他公开市场投资者获得资金。如果公募基金每个季度都对持有的私营公司股份进行减值,那么同类创业公司的估值将受到质疑。

加恩桑表示:“如果出现贬值融资,而公募基金报告了来自投资私营公司的亏损,那么情况将会急剧恶化。这就像是《权力的游戏》,寒冬正在来临。”

斯坦福大学实时分析和投资实验室负责人凯文·马克(Kevin Mak)表示,对年轻的科技公司来说,市场仍不缺少融资渠道。他目前是成立3年的创业公司Massdrop的顾问,该公司两周前刚刚融资4000万美元。

马克表示:“我们两个半月之前启动了融资。当时市场已经开始下滑,但我们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当我们看见市场跌幅超过20%时,将会有更多公司被淘汰。但这主要是市场挤泡沫的过程。”

如果一些私营公司遭遇失利,那么也并不是一件坏事。近期,创业圈的所有公司似乎业绩都高于平均水平。任何风险投资家都会说,大部分投资项目都在亏钱,只有 少数项目的盈利能抵消这些亏损。因此,尽快找出这些导致风投亏钱的公司将会更有利,尤其是在估值1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之中。

古尔利表示:“今天的许多创业者就像是1999年时,他们并不清楚除过去24个月以外金融市场的波动。对他们来说,游戏规则就是如此,融资很容易,一切都欣欣向荣。然而,这就是我们看到周期率的原因。”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52873-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