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换人”智能改造能否带动消费电子产业突围

发布时间:2015-8-30 23:30    发布者:eaoogle_WSN
关键词: 消费电子产业 , 消费电子 , 机器人 , 上海羿歌
摘要:当前劳动力成本上升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机械智能制造替代人工劳力,成为许多消费电子企业的选择,而以机器换人为特点的“智慧工厂”将成为继国家产业政策、人口等传统红利后消费电子电器产业的发展新红利。那么“机器换人”智能改造能否带动消费电子产业

中国曾拥有众多的劳动力人口,能够成为制造业大国也多得益于“人口红利”。如今,中国的制造业却到了不得不改变的时候,在对国民经济起支柱性作用的实体经济方面,前有美日等制造业“劲敌”,后有印度、泰国等第三世界“追兵”。加之,当前劳动力成本上升,“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机械智能制造替代人工劳力,成为许多消费电子企业的战略选择,而以“机器换人”为特点的“智慧工厂”将成为继国家产业政策、人口等传统红利后消费电子电器产业的发展新红利。那么“机器换人”智能改造能否带动消费电子产业突围呢?

用“智造红利”取代“人口红利”

据上海羿歌所了解,总部位于佛山顺德区的美的集团希望在下一轮消费电子产业发展中领跑,为应对要素成本攀升压力,已经投入超过800台机器人,目前总体效率提升至少10%。

其中,美的集团控股的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专门生产家用空调的最核心组件——旋转式压缩机,在2014年压缩机全球市场的占有率超过30%,而这全球三分之一的压缩机产能中,竟然有许多工序是由机器人完成的。

在美芝工厂的钣金分厂,记者看到,压铸、给料、物流等环节都是由机器人完成的。从前压铸工作高强度、高温、危险性大,尤其是90后更倾向于从事服务业而非制造业,工人流失率非常高,虽工资上涨但仍招工困难。

从2013年起,工厂下定决心对生产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采购机械手、自动连线装置和机器人,对原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重复性工作的岗位都安起了铁栅栏,1-2台机器人自动喷脱模剂、自动取铸件、自动检测装箱。

美的集团压缩机事业部设备管理高级工程师赖付养介绍说,2013年-2015年美的每年用工分别减少500、800和900人,工时效率实现了从1.3到1.9的飞跃。

美芝从这一降一升中看到了企业在市场环境中逆势增长的希望,这家公司在未来3年还将继续投入4.5个亿,在高强度、高温、高噪音、高重复性的工作岗位进行“机器换人”,进一步提升自动化率。

在珠三角,东莞与佛山虽在产业布局和企业结构上“截然不同”,但众多企业同样在集中力量建设“无人工厂”。格兰仕集团斥资30亿元进行自动化工厂升级,新工厂的单线人均效率比传统生产线提升了62%。东莞松山湖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正忙着给新设立车间安装1000个机械手,之后相关车间的用工总数会大规模压缩90%左右,公司管理层介绍,“未来公司需要的是软件系统、中后台管理人员,预计不超过200人,计划年销售额为20亿元。”海信也在广东省江门市投资了最先进的空调自动化的生产工厂,据测算,在劳动力工位方面能够节省38%,产能可实现100%增长。

“机器换人”或形成马太效应

在一部分大型电子消费产品制造企业高歌猛进、引领增长的同时,记者发现,整个行业增长却面临压力。中国家电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消费电子电器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41万亿元,市场增速回落到10%左右。

江苏春兰空调进出口公司总经理高元甲对记者坦言,今年外贸整体形势比较艰难,主要与国际市场经济不景气有关,“譬如传统的欧洲市场,本身欧洲经济就疲软,再加上人民币汇率波动,导致今年形势很难”。市场波动导致市场退出加剧,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马太效应在消费电子电器行业正在形成。

机器人本体有三大核心部件:减速器、控制器和伺服电机,这三项核心技术不在中方手中,比如一台基本配置的机器人,市场价格为90万人民币,其中的40万要交给瑞典的机器人生产商ABB公司。由于核心技术缺失,少数能生产工业机器人的本地企业,也面临关键产业零部件依赖进口的瓶颈,这就导致机器人本体价格过高,给应用企业设下高门槛。对于中小企业,建立自动化生产线需要的投资动辄几千万上亿元,即便看到市场机遇,由于产业制造转型升级所需的资金量巨大,也难以跟上形势。

东莞南城一家企业总经理坦言,使用机器人“成本实在太高,回收可能需要3到5年。对企业流动资金要求太高。”这位经理说,白手起家打拼多年,工人只有百人,引进自动化机器设备对他实在遥远,更不用谈机器人了。“企业产值不过几百万元,仅能维持基本运转。一旦投入就很可能有订单不足、产能闲置的问题。”这成为大多数中小企业主的心声。

而对于大型企业,在进行“机器换人”战略时仍然面临复杂的选择:岗位是否一定要机器人进行替换,价格相差几十倍的自动连线装置、机械手和机器人的比例如何调配,如何对原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如何用最小的投入换来能效的最大提升等,美的集团压缩机事业部设备管理高级工程师赖付养坦言,在几年前进行“机器换人”的初期经历了反复试错和曲折探索。局部连线装置就能实现简易搬送,不需要高柔性的岗位就可以使用机械手,一味地上马机器人,追求自动化率会给企业资源带来浪费。

巨额投资需金融扶助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2014年预测,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未来几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需求量约为155万-344万台。目前,制造业重地珠三角地区的机器人年增速已达到30%~60%。然而由于机器人生产线动辄百万,智慧工厂的投资更是以千万起步,消费电子电器产业对于机器换人的需求还没有真正得到释放。

针对资金短板,一些政府拿出了真金白银进行引导与扶持。2015年3月,广东省政府印发《广东省工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力争至 2017年末,三年累计引导2万家、超过5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新一轮技术改造;三年累计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9430亿元。至2017年末,初步建成10个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建成2个国内领先的机器人制造产业基地,推动195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机器换人”。政府用多种方式对机器人应用企业提供资金资助。

广东几乎各个地市都出台了相当优厚的配套政策。佛山市经信局工业发展科饶科长介绍,佛山采用五种方式对企业进行资助:购买机器人10%无偿补助;无息使用500万,1-2年还钱给回政府;企业股权投资;政府成立担保公司,为企业智能制造进行担保;融资租赁等。东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研究了《东莞市“机器换人”专项资金管理试行办法》,初步计划从今年开始,连续三年安排两亿元,对企业“机器换人”应用项目、第三方服务机构等进行资助,最高的财政奖励额度可达500万元。

消费电子产业具有创新周期短、库存波动巨大、下游控制上游企业等特点,未经杠杆化的资金显得杯水车薪。融资租赁等形式的金融服务为“机器换人”规模化开展提供了可能。假如一家企业需要一台100万元的设备,但自身资金压力较大。这台设备可以让融资租赁公司(出租人)来购买,企业只需交30%甚至更低比例的“首付”,定期支付租金,就可以使用这台设备了。若干年后物权可以回归到承租人或者出租人保留。

专家称,“机器换人”智能改造能否带动消费电子产业突围,关键在于是否能建成政府引领、企业唱戏、社会组织推广、金融机构推动的生态系统。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52865-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