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传感器在加热、通风和空调等领域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5-1-12 10:44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SMI , 微压力传感器 , 通风和空调
摘要
长期以来,压力传感器在工业应用中一直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而SMI是基于半导体的较小型的传感器,提供中压力和低压力的选型,有助于市场的发展,从而催生了一些新型的设备和新的应用。同时,压力传感器应用于环保“绿色”建筑领域中,主要完成对整栋建筑物的气流控制。SMI压力传感器的封装产品、芯片均可以满足很多工业应用的要求。本文主要阐述SMI压力传感器在通风、空调领域的应用。
1、概述
随着社会日益进步,人类对其生活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以及对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使人类对公共场合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人口聚集使得空气中得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氨气浓度增加,致使室内空气下降,对人体产生重大损害,并且易造成传染病的传播。在大型商场,综合超市,商品专业店,服务专业店和餐饮以及火车站候车室、汽车站候车室等公共场合有严格的通风要求。

改善公共环境空气条件就要让公共环境的空气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室内处于负压状态,而让外界空气进入公共环境中,就要有压力差的存在,我们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感受到室内压力的大小控制通风设备,实现智能控制。

SMI是美国一家专门生产微差压传感器芯片的厂家,是专注于低微量程,成本低,性价比高等特点,占定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2、应用SMI压力传感器的系统组成
SMI压力传感器就是将压力物理量转换成电效应,SMI压力传感器能测量微小压力、精度高、输出程线性、带温度补偿、后期应用电路简单等特点,能精确的测量环境中空气流动的微小压力。下图是典型的信号流程图。

压力传感器测量室内外压力差值将物理量转换成电压信号;信号处理系统是处理电压信号,将输入的压力传感器提供的电压信号进行放大、调零、调满度以及进行数字显示实现远程监控;控制系统通过接收信号处理系统出来的信号,控制室内排风扇的启动与关闭,从而远程控制室内负压值,实现智能控制以及节能效果。




如果信号处理过程中,将测量的压力差经过放大处理后变成标准的0-20MA变送器信号,这样能直接融合到公共环境的各式各样的控制系统中,具有良好的通用性。是未来公共环境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SMI微压传感器的技术原理
美国Silicon Microstructures INC.开发了一系列价位低、线性度在0.3%到0.05% 范围内的硅微结构压阻式传感器,满量程为0.15psi(1KPa)、0.3psi(2KPa)、0.8psi(5KPa)、1.5psi(10KPa)、3 psi(20KPa)、最低满量程为0.15psi(1KPa),被列为超低压力测量范围。

美国SMI廉价的压阻式、超低压传感器成功的关键是它的创新的物理刻蚀设计。一般来说,硅微压力传感器芯片采用扁平膜来测量压力,而SMI传感器芯片采用三维膜片结构,用硅刻蚀工艺将产生的应力(压力)集中在传感电阻处。这样在保持总体精度和线性度的同时仍有很高的灵敏度。80% 的应力传递到膜片中的梁式区域,而膜片丢失的应力只有20%。

除了压阻器所处的四周外,膜片的所有部分都减薄,从而得到膜片的浮凸结构。由于传感器看起来像机械信号的放大器,因而便于把膜片运动的应力集中在压阻器上,增加的应力极大地提高了信号输出,膜片上的浮凸用做终止层。四周的薄膜有效地将器件密封起来。因此压力不会前后移动。此外,在器件的结构内,离子注入电阻形成压阻式惠斯登电桥,凹坑减少了器件的总震动质量。

SMI压力传感器无需校准即能提供线性度优于1% 的传感信号。因此,SMI压力传感器是一种性能优越、全集成化的单片硅器件。

SMI使用了一套专门设计的软件由计算机对传感器作静态和动态仿真,并进一步计算压力传感器芯片的尺寸,使灵敏度和线性度满足预定要求。在生产方面,官方采用双板、CMOS或EPROM等成功的工艺,从而提高器件的可靠性、增加成品率并降低成本。

4、SMI应用电路设计
SMI使用先进的硅微结构压力传感器,并集成信号调节ASIC技术,大大的简化了高性能压力传感器的使用。其中,SM5812和SM5852系列高性能压力传感器可以直接安装在标准的PCB板上,经过放大、高精确性、校准过的压力信号可以通过数字接口或者模拟输出。这可以省去额外的电路,例如补偿电路或者自定义的微控制器校准电路。下图是SM5651典型应用电路图



5、结论
SMI压力传感器是全固态、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廉,特别适合在通风、空调领域的应用。

随着集成电路制造技术极微机械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产品性能会逐步提高,此产品在智能机器人、航空航天、生物医学工程、汽车工业及家用电器等众多领域有着很高的应用前景。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44345-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