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半导体十件大事

发布时间:2014-12-31 11:35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半导体产业 , 半导体行业
2014年中国半导体产业大事不断,不仅有一波波的利好政策,从业企业也或是合纵连横,或是潜心耕耘,总体上属于爆发前的蓄势阶段。在2014年即将过去之际,《中国电子报》盘点十大新闻,为读者进行一个大致的梳理。

1.推进纲要发布 产业发展面临新契机

今年6月,《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正式发布。这是继2000年发布的18号文件及2011年发布的4号文件之后,我国针对集成电路发布的产业政策。《纲要》提出到2015年建立与产业发展规律相适应的融资平台和政策环境,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超过3500亿元;2020年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全行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2030年产业链主要环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批企业进入国际第一梯队,实现跨越发展。

点评:《纲要》的出台意味着政府下定决心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实现自主可控,其中最大的亮点是成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2.投资基金设立 本土芯片产业借势崛起

在工信部、财政部的指导下,9月24日,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北京亦庄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等共同签署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和《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章程》,标志着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正式设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采取公司制形式,吸引大型企业、金融机构以及社会资金投入。

点评:国家产业基金的问世,有望以千亿元规模撬动地方、社会2~3倍的资金量,以及4~5倍规模的银行贷款,万亿元规模资金将进入集成电路领域,为行业发展注入动力。集成电路作为高资本行业,资金支持十分重要,产业基金的建立有望破解发展瓶颈,为中国本土芯片企业崛起带来契机。

3.英特尔入股紫光、瑞芯 集成电路企业价值大增

9月26日,英特尔公司与清华控股旗下紫光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一系列协议。英特尔将向紫光旗下持有展讯通信和锐迪科微电子的控股公司投资90亿元(约15亿美元),并获得20%的股权。紫光集团将与英特尔携手联合开发基于英特尔架构和通信技术的手机解决方案。此前,英特尔还入股了中国本土主流的平板电脑芯片供应商瑞芯微电子。

点评:这一系列合作协议的达成,一方面显示我国集成电路企业价值不断提高,已经受到国际芯片巨头的重视;另一方面显示我国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战略性举措取得阶段性成果。我国要想扭转集成电路企业小散弱、融资瓶颈突出、持续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需要大资本、大投入和大战略。

4.长电、华天海外并购 中国将成最大封测基地

长电科技发布公告,将以7.8亿美元的总价格收购新加坡上市的全球第四大封测企业星科金朋公司。这桩买卖也被称为“中国乃至全球封测业第一大并购案”,如果长电科技此番收购成功,将跻身全球封测代工厂前五。同时,我国另一大封装公司华天科技也将以不超过4200万美元(折算约为2.58亿元),以自有资金收购美国FlipChip International,LLC公司及其子公司100%的股权。FCI公司主要从事集成电路的封装设计、晶圆级封装及测试以及传统塑料封装及测试业务。

点评:封测是中国最有希望先期赶上的产业环节,并购是加快这一进程的有力手段。

5.澜起科技完成私有化 CEC布局信息化生态链

11月20日,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芯片设计公司澜起科技宣布,由上海浦东科技技术投资公司和中国电子(CEC)投资公司合资建立的公司Montage Technology Global Holdings已完成对澜起科技的收购,交易规模约为6.93亿美元,相当于每股收购价为22.6美元。上海澜起科技研发的DRAM缓存控制器芯片成为通过Intel公司认证的2个产品之一,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50%,其缓存控制芯片的设计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点评:这是展讯与锐迪科之后的又一起并购整合事件。请注意,收购方除了站在台前的浦东科投,还有“电子信息产业国家队”CEC。

6.中芯深圳厂投产 芯片制造进一步提速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有限公司12月17日宣布其在深圳的8英寸晶圆厂正式投产。该厂今年年底前将达到每月1万片的装机产能,在2015年达到每月2万片,全部产能规划为每月4万片。中芯国际深圳8英寸厂是中国华南地区第一条投入使用的8英寸生产线,如果该项目运作成功意味着中芯国际在华南地区完成了设点,其在中国大陆的整体布局也将进一步完善。同时,中芯国际成功制造28nm Qualcomm骁龙410处理器,明年上半年上海厂和北京厂都会进入量产阶段。

点评:这几年中芯国际的步子迈得很稳,在先进工艺取得进展的同时,又在华南落子布局。通过这些布局,中芯国际一步步追赶与国际先进水平间的距离。

7.投资13.5亿美元 联电参股厦门晶圆厂


联电董事会10月通过与厦门市政府及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签订参股协议书,联电集团将通过参股方式,从2015年起的5年内投资约13.5亿美元,参股新建于厦门的半导体12英寸晶圆厂。联电表示,此次参股的12英寸晶圆厂,最快将于2016年量产,初期以55纳米及40纳米制程切入,主要从事晶圆代工,锁定通信、信用卡、银联卡等芯片应用,规划最大月产能为5万片。

点评:随着中国大陆集成电路制造业的崛起,我国台湾代工厂“西进”的步伐将加快,只有如此才能在快速增长的中国大陆庞大市场商机中分得一杯羹。

8.华为、展讯新品频发 移动通信成IC突破口

2014年中国移动通信芯片厂商新品频发,不断拉近与国际先进水平距离。华为海思最新发布的麒麟620智能手机芯片,采用全新ARMv8-A指令集,基于28nm工艺制造。展讯也在4G芯片领域不断发力,不仅推出了3模LTE调制解调器SC9620,支持 3GPP R9协议Category 4级别,而且支持5模制式的SC9830也有望于年底上市。联芯科技也推出了4G LTE芯片LC1860,采用28nm工艺,完整覆盖TD-LTE、LTE FDD、TD-SCDMA、WCDMA和GGE等5种模式和13个频段。

点评: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手机制造基地,也是最主要的智能手机市场,它的成长,有力地支撑了中国本土移动通信芯片产业发展,有望成为中国IC设计行业起飞的突破口。

9.北斗导航突破应用瓶颈 首颗40纳米Soc诞生

上海北伽导航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北斗导航芯片“航芯一号”,采用40nm SoC工艺,是北斗多模射频基带一体化的芯片,将于明年量产,进入中兴等品牌手机,并将逐步进入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车载导航等设备,使百姓能用到更多的北斗导航产品。

点评:这标志着我国北斗导航产业大规模应用瓶颈得到突破。北斗导航芯片国产化提速,对促进产业发展、拉动北斗消费意义重大。

10.首批国产8英寸IGBT 达国际先进水平

继国内首条8英寸IGBT专业芯片线在南车株洲投产后,载有首批8英寸IGBT芯片的模块,在昆明地铁车辆段完成段内调试,并稳定运行1万公里,各项参数指标均达国际先进水平,显示IGBT芯片达国际先进水平。2008年,南车时代电气成功并购英国丹尼克斯半导体公司。2012年,株洲所投资15亿元,在株洲建设起国内第一条8英寸IGBT专业芯片线,并于今年6月正式投产。今年10月,自主IGBT模块成功通过功率考核试验,并于当月底装载至昆明地铁1号线城轨车辆上。

点评:作为电力电子装置的“心脏”,IGBT在国家战略中不可或缺。但是,国内IGBT技术起步较晚,发展艰难而缓慢。上述成绩的取得标志着我国功率半导体业取得了良好的开端。


来源: 中国电子报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43931-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Zaxife 发表于 2015-1-2 20:38:26
啧啧啧,继马主席后,卖国都特么成了潮流了。。。。
入股,涨飞狂赚。撤股狂跌,股民帮赔。最低时以最低廉的价格再收购,,,,中国的股民真特么的太可爱了。
Cowpea 发表于 2015-1-1 20:03:33
干吧累
Cowpea 发表于 2015-1-13 21:42:22
干吧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