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中的四大无线技术应用分析

发布时间:2014-12-24 15:08    发布者:designapp
关键词: 智能家居 , 无线技术 , ZigBee , WiFi , 红外

        智能家居是当前电子行业十分看好的一大应用领域。这部分市场有着相当多的热点技术,而其主体探讨无疑是采用那种方式来进行系统的无线数据互联。本文简明概括了当前的几大无线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云计算、物联网的出现,智能家居的概念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介上,并进入公众的视线。那么,什么是智能家居呢?
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各种设备(如音视频设备、照明系统、窗帘控制、空调控制、安防系统、数字影院系统、影音服务器、影柜系统、网络家电等)连接到一起,提供家电控制、照明控制、电话远程控制、室内外遥控、防盗报警、环境监测、暖通控制、红外转发以及可编程定时控制等多种功能和手段。在我国,智能家居的概念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那时候只有深圳的几家公司开始从事相关的业务。从那时起,智能家居在中国经历了萌芽期、开创期和徘徊期,现已经开始融合演变。接下来的5~10年,将是智能家居行业的快速增长期,但也将是最不可琢磨的时期。由于住宅家庭成为各行业争夺的焦点市场,智能家居作为一个承接平台将成为各方力量首先争夺的目标。
伴随着IT巨头进军智能家居市场,作为智能家居主干的无线智能家居也悄然兴起,由于无线智能家居的人性化设计,以及融入了绿色环保的特色,智能家居备受行业内人士的青睐,其未来市场将会成几何级递增。作为智能家居的主干,无线智能家居在物联网的推动下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壮大。可以预见,无线将会成为未来智能家居的主力。那么智能家居中的无线技术有哪些呢?
ZigBee是智能家居行业最流行的无线技术之一。ZigBee技术是一种近距离、低复杂度、低功耗、低速率、低成本的双向无线通讯技术,相较于传统无线系统有资料传输安全和低功率低传输距离的限制,ZigBee提出了根本的解决之道,以AES 128-bit加密技术解决安全性的问题,并以Ad-Hoc的Mesh网络技术,排除低功耗本身传输距离的限制。ZigBee无线技术逐渐成熟,费用成本逐渐降低,智能家居控制器与ZigBee无线技术正逐渐实现融合,最终无线智能家居控制将引领市场走向更为广泛的应用,包括商业之外甚至是军事领域的运用,智能家居的发展会因无线科技革命而经历蜕变并幻化出美妙的前景。
红外线传输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通信和遥控手段,由于红外线遥控装置具有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强、成本低以及技术成熟、稳定性好、私密性强、成本低廉等特点,因此在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虽然它存在着一些技术瓶颈及缺陷,如传输距离短、通信角度小,但目前其它无线通信技术还未达到完美的程度,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红外线传输技术依然会在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中占据一席之地。
基于WiFi的智能家居产品最为常见,因为WiFi本身已得到了比较广泛的普及应用。对用户而言,基于WiFi的智能家居组合最为省事,购买设备直接组网即可。在主打感知和控制的智能家居单品出现之前,WiFi主要用在大数据流的传输(如电视盒子、音箱),原因是它传输速度快,但缺点是成本和功耗比较高。此外,由于WiFi智能家居要求时时在线,在智能家居组网中WiFi对普通路由器的负载比较高,一般而言,一台普通家用路由器的负载大概在8~10个设备,之后稳定性会出现变化。通过WiFi技术的运用,已成功将智能家居的各种设备和楼宇对讲衔接起来,提供比传统智能家居更舒适、安全、便捷的智能家居生活空间,优化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家居生活。
此外,还有一种无线技术,即Zwave,因其所用频段在我国是非民用的,故国内并不常见Zwave智能家居,国外用得比较多一点。Zwave的数据传输速率为9.6kbps,信号的有效覆盖距离在室内为30米(在室外大于100米),适于窄带宽应用场合,且具备一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不过目前只应用于家庭自动化方面。究其缺点,主要三:一是节点较少,理论值为256个,实际值可能只有150个左右,算是其能容纳设备数量的上限,实际上很多厂商能做到容纳20~30个设备就不错了;二是树状组网结构,一旦树枝上端断掉,下端的所有设备将无法与网关通信;三是没有加密方式,安全性差,易受到攻击。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线技术也正经历日新月异的变化。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会有一种结合各方优点的无线技术出现,并将给智能家居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智能家居的未来前景也必将随着其技术支撑手段(如无线技术)的改进而不断进化,最终成为人们一种方便、高效、快捷、智能、低成本的新生活方式。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36502-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