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lcomm研发开放日”展示未来手机新应用

发布时间:2014-9-2 15:22    发布者:老电工
关键词: Qualcomm , 研发开放日 , 360安全卫士 , 传感器 , 多核
在上周举办的Qualcomm研发开放日活动中,高通公司共展示了3大类、12项既新又酷炫的技术。其中,很多技术与应用未来几年将带给用户全新的体验,并解决LTE通信网中一些资源难题。这些创新应用结合了LTE、WIFI、定位、各种传感器、AR等技术,以及为多核并行计算进行的优化等,虽然高通之前并不是很认同多核,但是在这个成为大方向后,他们正在研发的MARE异构多核并行计算环境,可以帮助应用程序在编写时充分利用多核的优势。

“Qualcomm最早的海外研发中心就是在北京。当北京的研发中心有了稳定、成功的模式之后,这个模式被推广到了世界其他国家。”在研发开放日活动中,Qualcomm研发高级总监范明熙博士特别强调了中国研发团队在高通公司的位置。

这次开发放日我们看到了很多有意思和将带来全新体验的创新,下面简单介绍。

“360安全卫士”受到挑战

首先介绍一个将对目前“360安全卫士”挑战的应用。

U1.jpg

U2.jpg

U3.jpg

这是高通即将推出的“移动安全增强”软件,它可以检测应用商店及手机上典型应用程序中的恶意软件。它的卖点有2个:一是它不需要消费者主动删除恶意软件,它在后台就可以自动运行,因为它有学习能力;二是它是运行于高通芯片上的“Trust zone”安全区,是基于硬件的安全,所以,高通现场工作人员称:“它比目前市场上基于软件的安全工具更可靠,比如360等等。当然,如果360愿意合作,我们也可以将它们的方案建立在‘Trust zone’安全硬件区。”

这个很有意思。高通工作人员称,他们正计划与手机厂商合作,进行预安全测试。这一全新安全软件的推出,会不会又掀起安全领域的“世纪大战”?

并且高通工作人员还报料——支付宝可能会在高通芯片的“安全区”上实现基于指纹的安全支付。

二:基于安全的支付——“活体指纹”

基于NFC和安全区“trust zone”的移动支付会非常安全,如果再加上指纹识别,则更可靠和便利。今年指纹识别是热点,下半年会有很多指纹识别手机推出,包括9月2日马上发布的魅族MX4和华为的mate 2,都有指纹识别功能,前者可能是汇顶科技的方案,后者可能是Snyaptics的方案。均为按压式。

U4.jpg

不过,高通的专家表示,现在基于电容触控的指纹识别还不够安全,因为不能检测静脉血液等活体。高通正在研发的基于超声波的指纹识别,可以检测活体,预计很快就会有客户用于手机设计中。但是,超声波指纹目前的成本肯定比电容式高。“安全、成本、便利是指纹识别中的三个矛盾体,如何平衡要看用户的需求。”他说。

三:基于传感器融合的情境感知-手机成私人助理

这个演示基于传感器Hub与传感器融合技术,为智能手机新开发的低功耗且随时在线的情境感知功能。例如手机可以自动识别目前的运动状态(如步行、跑步、静止、驾驶等),了解并识别手机所处地点,侦测周围的语音。情景感知技术可以让手机变成智能私人助理,了解当前场景,并且对即将发生的事情作出判断、预测甚至预警。

U5.jpg

U6.jpg

四:多核并行工作环境,还会有16核吗

虽然高通之前并不是很认同多核,但是在这个成为大方向后,他们正在研发的MARE并行计算环境,可以帮助应用程序在编写时充分利用多核的优势。

U7.jpg

研发开发日中,高通演示了现有的应用程序如何通过多核异步环境(MARE)获得性能优化和能效提升。演示内容如上图所示。明年高通的64位8核“骁龙810”即推出商用,后面,还会有 16核吗?不知道,想想都觉得像科幻片。

五:扩展LTE无线边界,有替代wifi的趋势?

高通近来一直在推的LTE直连、LTE非授权频谱部署、小型基站等功能,将LTE的无线边界拓展到其它领域,比如目前很普及的wifi,似有替代wifi的趋势。

U8.jpg

高通专家表示,这种基于LTE的小基站,覆盖距离比wifi基站远20-30%,并且更重要的是LTE的吞吐量大很多,是wifi直连的5-10倍,所以可以提供大得多的容量。目前几个运营商对此小基站都很感兴趣。不过,目前LTE小基站的成本也比wifi基站高出不小,LTE Direct芯片是wifi direct芯片价格的3-5倍。所以,LTE小基站要替代wifi基站,还需要时间。

U9.jpg

U10.jpg

“小型基站是满足未来1000倍数据流量增长需求的一项关键技术,小型基站传输功耗低,可以重复使用相同的频谱,小型基站在功耗管理、资源分配、和移动管理等方面将带来巨大的系统性能提升,用户会有更好的体验。”高通范明熙博士表示。

U11.jpg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32485-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