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IBM类人脑芯片:处理器整合54亿个晶体管

发布时间:2014-8-12 11:14    发布者:wp1981
关键词: 类人脑 , SyNAPSE , IBM
至今全世界最像人脑的计算机芯片一直由IBM所主导开发,该公司在Cornell Tech与iniLabs, Ltd等公司的携手合作下,为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计划署(DARPA)的神经形态自适应塑料可微缩电子(SyNAPSE)系统计划打造先进的“类人脑芯片”。

“当我们在六年前启动SyNAPSE 计划时,很多人认为不可能实现,”IBM院士兼IBM Research脑启发运算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Dharmendra Modha表示,“但是现在我们已经证明它是可能的,而且我们正致力于使其于未来实现商业化。”

IBM的SyNAPSE芯片拥有1百万个人工神经元(类脑细胞)和2.56亿个突触(储存单元),以及4,096个称为“神经突触”(neurosynaptic)的处理核心执行作业,并整合内存、运算、通讯,以及以一种异步事件驱动、平行与容错的方式作业。

1.jpg

IBM的neurosynaptic处理器在单一芯片上整合了1百万个神经元以及2.56亿个突触。(来源:IBM)

“这款处理器整合了54亿个晶体管,可说是IBM有史以来最大的芯片,而且,据我们所知是至今全世界最大型的芯片,但功耗仅70mW,”Modha说。

为了衡量这一庞大的芯片的性能,IBM发明了一种新的度量标准——每秒突触运算(synaptic operations per second;SOPS),以取代每秒浮点运算(FLOPS)性能。

“该芯片可提供每瓦460亿的SOPS,这款相当于一张邮票大小的超级计算机重量却轻如羽毛,所需的电源也仅约一款助听器的用量,”Modha说,“它可作为监控传感器、行动装置、执行云端服务以及超级运算的理想应用。”

该架构每平方公分消耗20mW功耗,比当今微处理器所需的功率更低5,000倍以上。该芯片架构基于先前在每个neurosynaptic核心中内含256个神经元的上一代芯片。而在这款第二代芯片中,IBM不仅为其缩减了15倍的芯片面积、功耗降低100倍,同时还为每个芯片增加至4096个核心。

该核心由芯片上互联网以及相邻芯片间直接链接的方式进行连结。各芯片之间无缝地彼此连接,以期形成未来neurosynaptic超级计算机的基础。此外,为了证明其可扩展性,IBM并展示了一款16芯片的系统,可将芯片架构扩展至1,600万个可编程的神经元以及40亿个可编程的突触,其终极目标在于达到人脑神经系统所需的100兆或更多个突触。

“我们认为,这款芯片为这款具有全新架构、无与伦比的规模、速度、功效和可扩展性的neurosynaptic计算机,建立了一个全新的里程碑,”Modha说。

2.jpg

该芯片(左)布局是由64x64个神经突触核心数组组成,每个核心(右)内含256颗神经元以及65,536个突触,以实现密集运算、储存与通讯。(来源:IBM)

IBM表示,经由整合处理、储存与通讯,目前已能消除令人生畏的von Neumann瓶颈––迫使传统微处理器求助于多层次功耗快取。而且,由于所有的核心以平行方式执行,不必再以GHz级的功耗操作。事实上,1kHz芯片频率可用于离散神经元动态。而通过在整个芯片上平均分散核心,使该架构具备容错能力;任何核心错误都不至于影响运算结果。

3.jpg

为了展示芯片至芯片的无缝通讯能力,IBM构建出一款16芯片以单一网络测试的电路板。(来源:IBM)

该芯片采用三星(Samsung)的28nm制程制造,以实现高密度的芯片内存与低泄漏晶体管性能。Modha表示该芯片第一次上电就能完美的运作。

Modha的公司目前正忙于开发一款新的仿真器、新的编程语言、新的编程环境、新的工具库、新的算法以及新的教学课程,旨在创造一个全球化的应用生态系统。透过将操作数件移动至更接近传感器以及整合不同类型的传感器,研究人员们希望能够打造出具有更佳配备的neurosynaptic计算机,以便有效处理实时数据串流的多种意义。

“我们开始与大学以及业界合作伙伴共同讨论各种相关应用,例如在相机上内部对象辨识功能,或利用多传感器融合来实现听觉处理,”Modha说,“而在汽车和医疗设备中,可以采用收集的方式来处理数据,或者是能完全意识环境变化的智能手机等应用。”

4.jpg

该芯片的低功耗与感测处理性能使其相当适于医疗、机器人、感测以及个人导航等多元化的应用。(来源:IBM)

IBM并致力于研究芯片可适应现实世界变化的学习能力。该公司计划利用在内存密度方面的CMOS进展、3D整合以及新的传感器技术,以实现更低功耗、更紧密的封装以及更快的速度。

这项研究计划经费约5,300万美元,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并由DARPA提供赞助。该计划还将探索可在未来五年内实现商用化的可能性。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31786-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hjcele 发表于 2014-8-21 11:54:58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