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轻视大陆半导体的新势力ZT

发布时间:2010-6-4 08:38    发布者:步从容
关键词: 半导体
2010/6/1/8:6来源:旺报

作为大陆半导体重镇的上海,齐聚了多家中国半导体的巨头,像中芯国际、华虹NEC、上海宏力半导体,还有颇受外界瞩目由华虹NEC、宏力半导体合资的全新12吋厂华力微电子。上海半导体产业的新布局不仅仅牵动上海高新科技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到两岸之间复杂的竞合关系。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最近统计显示,2010年第一季度实现销售收入297.77亿元人民币,比去年成长约47%,并且接近2008年第一季的规模,这代表大陆半导体产业已逐渐恢复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大陆媒体更预测,2010年大陆半导体产业将走出低谷,并且达到全年15%销售成长。

但在看好大陆半导体今年下半年走势的同时,台商半导体业者却受限于政府政策,无法全力抢占有利的制高点。

先从台积电说起,台积电投资上海松江厂,已经快要达到5年损益平衡的时间表,却始终没能达到赚钱目标。台积电上海松江8吋晶圆厂,2009年一共亏损约91亿元新台币,比前年亏损的61.85亿元新台币还扩大47%,去年下半年亏损又比上半年多8成。

许多人士分析,台积电松江厂亏损有其先天条件限制,因为根据台湾法令,台积电松江厂的技术层次只能达到0.18微米,这种技术在大陆已是相当成熟的技术,产品面对中国大陆竞争激烈的市场,获利能力当然备受压抑。而据台积电表示,何时向政府申请松江厂升级至0.13微米,仍没具体时间表。

不只是技术进程搁置,台积电申请持股中芯国际1成股份的投资申请,目前也只进入经济部工业局的内部初审程序,但同样也看不到具体的时间表。

由于生产端迟迟看不到进展,台积电只能在市场端下功夫。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曾说,看好「大陆设计、台湾制造」,当愈来愈多的大陆IC芯片设计业者蓬勃发展,台积电的生意就愈兴旺。因此,台积电积极与IC设计客户合作,并于日前投资上海华登创投,希望透过扶植大陆IC设计产业,扩大市场需求。

大陆订单目前已占台积电营收比重的3%,但松江厂却无法满足大多数大陆客户所需要的先进的技术,这些订单最后还是回到台积电新竹的12吋厂生产,由此可见,未来台积电的大陆布局仍有很多需要持续着力的空间。

中芯的大陆客户已占两成

相形之下,目前大陆晶圆龙头的中芯国际,大陆本地客户已贡献约2成营收,而且2008年、2009年新增的近两百家客户中,也绝大部分来自大陆本地的IC芯片客户。不过创办届满10年的中芯国际一路走来亏多于赚,直到今年目前为止的最新一季,都还在亏损中。新任执行长王宁国也宣誓,今年的首要目标是赚钱!

同样也是台湾人的王宁国,继张汝京之后,成为中芯国际的总舵手。王宁国对于中国大陆客户充满期许。他说,从地区来看,北美和大陆市场将继续是中芯主要收入和增长动力,其中,北美贡献营收近半,而大陆本地客户则贡献近四分之一,而且还持续以两位数速度增长中。

换了领导,中芯国际营运风格也变了。过去张汝京时代的DRAM代工、太阳能新能源事业都一一撤出,中芯国际重新回归芯片代工的本业,以便扎扎实实地赚钱。

半导体业界人士分析,过去中芯国际扩充过快,光是在上海便拥有4座晶圆厂,固定成本太高,报价定位又不及台积电,因此不容易赚钱;但无可讳言的,中芯国际仍是大陆本地设厂,先进制程相对最稳定的半导体厂。目前在大陆,只有中芯国际能接单生产LCDTV、手机芯片等先进产品。

华虹NEC芯片卡生产满载

中芯国际是香港、美国那斯达克公开上市公司,相对的,上海华虹NEC则是国有资本的晶圆厂,目前设厂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月产能达9万片。相对于中芯国际靠自己对外打天下接单生产,华虹NEC则是专攻利基市场,最近更赢得了最重要的订单--「世博芯片卡」的生产。

上海华虹NEC是上海地区第1家世博会半导体赞助厂商,芯片设计获得世博会认证生产,每张芯片都有独一无二的编号,难以复制。以上海世博预估吸引约7000万参观者入园计算,华虹NEC今年的营收势必将非常亮眼。就在3月份的半导体大展,中科院副院长江绵恒在上海华虹集团司董事长傅文彪的陪同下,一起参观了华虹NEC;随后一行人也在中国半导体协会理事长江上舟陪同下,一起参观了上海宏力半导体。

有关华虹NEC与上海宏力半导体的合并已经传闻多年,现在传闻部分实现了。不久前,双方年正式组成另一个新合资项目:华力微电子,打造全新的12吋晶圆厂,未来还将与欧洲微电子中心(IMEC)携手合作65奈米。这对于华虹NEC、上海宏力半导体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跳跃升级,同时,也让两家公司倾注资源进行整合,迈入12吋厂时代,亦让上海12吋厂晶圆厂不再只是中芯一家独霸。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1991-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步从容 发表于 2010-6-4 08:38:30
士兰微电子:优化研发体系 做好平台开发

2010/6/1/13:24来源:中国电子报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电源及功率驱动产品线总经理 吴建兴

    LED背光从便携式产品发展到液晶电视,对驱动电路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就器件可靠性而言,液晶电视输入电压较高,输出电流较大,工作环境温度高,因此要求LED驱动电路的可靠性更高。EPA4.0/5.0对电视的实时消耗功率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而背光又是液晶电视功率消耗的主要部分;另外,LED背光液晶电视以超薄作为其卖点,从散热角度来讲,也希望背光驱动的转换效率越高越好。液晶电视背光需要多片、多通道LED驱动,为了保证整个屏幕的亮度均匀性,对电路的通道间均匀性以及电路片间均匀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RGB的LED背光应用中,为了展现更宽的色域,需要驱动电路有更大的调光比。此外,对于液晶电视背光,还需要考虑调光闪烁、异音及EMC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业界也采取了相应的对策:选择高压BiCMOS/BCD工艺,提高产品ESD/LATCHUP(防静电/闩锁)能力,提升产品高温工作能力;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提高整体背光效率;通过工艺优化(提高关键器件匹配度)版图及线路设计,提高LED驱动多通道匹配性;通过TRIM等片上修调方式,提高电路间匹配性;通过提高恒流源开关响应提升产品调光比。

    国内厂家要在产品创新的可持续性、市场开拓的能力及产品规格定义的能力上下工夫,积极推出性能优良,适应市场,使用便利的产品。另外,需要优化研发体系,做好产品平台开发,缩短产品上市时间,把商机真正转化成赢利的机会。

    士兰微电子采用IDM开发模式,LED驱动产品以士兰微自主研发的高性能BiCMOS/BCD为工艺平台,已建立了以AC-DC/DC-DC为核心技术的LED产品线平台并完成多项核心专利申请,同时已设立专门的照明系统部门,为客户提供支持服务。
步从容 发表于 2010-6-14 10:53:55
华润微电子深挖“专利池”


  



出自:无锡日报 编辑:俞文杰


2008年专利申请仅为3件,2009年猛增至159件,其中发明专利达146件,华润微电子的在锡直属企业一跃成为无锡企业中的专利申请大户。这一裂变式增长的背后“推手”,是企业转型发展,做大做深“专利池”的独特理念,这不仅是公司知识产权战略目标的重要部分,更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一次与世界顶尖半导体公司的接触中,华润微电子高层发现,转让“专利权益”动辄可获得上千万美元效益。在国际金融危机来袭时,公司果断调整了发展定位,把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首要工作,提出以研发为龙头,构筑一个高质量的“专利池”,掌握“独门绝活”,提升自己的品牌和创新能力。
  
转型发展,华润微电子有着较好的基础。多年来,公司每年都投入数亿元用于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刚出台,华润微电子就制定了符合自身特点的中、长期知识产权发展规划,同时在国内招揽了一批通晓知识产权的专才,在企业内部专门设立了知识产权部门。公司还开发了专门的专利管理系统,制定了相关激励制度,鼓励员工勤思考、多动脑,在平日工作中发现创新点,激发“头脑风暴”。从大型的技术攻关到小型的改动性设计,甚至是机器设备数据的适应性调整,公司数千名工程师都被动员起来,不断地为“专利池”蓄水。
  
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华润微电子围绕8英寸晶圆生产线相关技术的创新方案多达145项,其中逾100项已申请专利,产生技术成果的数量几乎是年初既定目标的5倍,进一步夯实了“8英寸线”技术平台。以华润微电子旗下晶圆代工板块的华润上华为例,2009年围绕光刻、薄膜、腐蚀、扩散四大核心技术的创新成果占到全部专利申请量的61%,生产设备、检测方法、环境安全等生产辅助性技术的创新成果占全部专利申请量的21%,日渐形成了晶圆代工业务的核心竞争力。
  
“拥有的优质专利越多,技术的先进性和独特性就越显著,企业在行业内就会掌握更多的发言权,这种长线投入是值得的。”华润微电子法律与知识产权管理部总监王颀介绍,根据公司规划,今年专利申请量目标是300件,计划在今后3年内申请专利1000件,5年内持有专利1000件,其中跨国专利占到5%-10%,逐步完善技术链,稳固在国内半导体行业的领先地位。
dubu 发表于 2010-6-23 14:20:53
国产的 质量。。。
步从容 发表于 2010-7-30 10:24:16
士兰微拟同意在子公司士兰集成内组建多芯片高压功率模块制造生产线,计划从2010年起在未来的2--3年内安排投资13,500万元,其中2010年投资2,500万元。

士兰微7月29日发布公告称,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控股子公司组建功率模块生产线项目的议案》。

多芯片高压功率模块组件因其具有较高的功率密度和可靠性、较高的集成度、安装使用便捷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关注,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目前采用芯片设计与制造一体化运行的士兰微电子,通过芯片设计、器件结构开发、工艺开发等多个技术平台的互动,已经在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杭州士兰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的芯片生产线上完成了高压集成电路、IGBT、快恢复二极管等高压功率器件芯片的开发和生产,具备了完全依靠自主开发的电路和器件芯片完成高压功率模块制造、封装的基础。

公司拟同意在士兰集成内组建多芯片高压功率模块制造生产线,计划从2010年起在未来的2-3年内安排投资13,500万元,其中2010年投资2,500万元。

士兰集成目前注册资本为40,000万元,公司持有其97.5%的股权。
步从容 发表于 2010-7-30 11:13:42
新一代存储器或在华量产


  



出自:新快报 编辑:Jessica Cao


“我准备把新一代存储技术带到中国!”美国工程院院士马佐平在华人论坛上的演讲中表示,相变存储器将是未来存储的方向。

出生于甘肃兰州的马佐平现任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电机系主任。凭借在研发“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闸介极科技方面的卓越贡献,马佐平成为美国半导体微电子科技领域的权威。目前,马佐平正领导着新一代存储设备的研发。


马佐平说,长期以来,广东的微电子产业主要以低端的装配为主,芯片等的研发速度相对较慢。除中芯国际在深圳的加工工厂外,研发力量十分薄弱。他说,世界存储器领域正面临着新一轮的变革,闪存和动态记忆存储在未来3到5年内将达到极限,无法再继续缩小尺寸、增加密度。

“相变存储器是未来发展方向,将逐步取代闪存、磁盘等。”他介绍说,三星、IBM等三家世界级的公司正瞄准这一领域发力,而马佐平正是IBM的合作者。“我们明年可能在中国大陆实现量产,不过是代工。预计到2014年以后考虑设厂,正在跟苏州、天津和广州等地谈。”马佐平透露。
kbgyzp 发表于 2010-8-8 09:58:20
很多汽车都在华生产可华并没有掌握相关技术,只能算是个房东而已                                                                  ❀                                                                              







❀                                                                              ❀

McuPlayer 发表于 2010-8-10 22:30:25
至少比陈进的打磨多一些技术含量
步从容 发表于 2010-8-16 11:32:36
福建投资最大半导体芯片生产基地下月试运营



出自:赛迪网 编辑:俞文杰


福建省投资最大的半导体芯片生产基地--集顺公司的晶圆生产线预计今年“9-8”期间将投入试运营。
据悉,集顺的建立,将为厦门集美未来打造一条产业值为120亿元的半导体芯片产业链,为海西形成一个高起点的晶圆产业链打下坚实基础。
据了解,项目总投资规模预计为30亿元,占地面积8.3万平方。目前已从日本引进当前国际上最先进的6英寸集成电路晶圆生产线,生产能力为6万片,工艺水平达到0.35微米,属目前大陆6英寸集成电路晶圆生产的最高水平。
Company Name: Xiamen JAYSU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Location: Xiamen city of Fujian province

Total Investment: RMB 3B

Investors: 1. Union-Win Development Ltd.  2. Xiamen Haiyi Group Company; 3. Xiamen Hi-New Tech Venture Investment Company
Fab Capacity: 60K/M for 6” line from Sony

Fab Capability: Till 0.35 um

Products: CMOS, BiCMOS, Power IC etc for Foundry
Current Situation for Fab: Construction is finished and doing tool move i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