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移动处理器市场:高通与联发科瓜分天下?

发布时间:2013-7-15 23:27    发布者:1770309616
关键词: 移动处理器 , 高通公司 , 联发科
如果你向朋友请教买一台怎样的台式机或者笔记本的话,很多时候那朋友会根据你对电脑的使用需求而作一个性能划分,如“你只是需要处理一些简单的文档,对游戏的要求也并不高,选择Intel i3的处理器就已经足够了。”这里虽然有为Intel做广告之嫌,但Intel这么多年来对i系列处理器的深耕,效果在这里就显示出来。
7.jpg
高通与MTK瓜分天下?手机处理器品牌分析
  以上的话题好像与本文关于移动(主要指手机和平板)处理器品牌讨论的主题并不是很相关,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不管是哪一个移动处理器厂商,其努力的目标不正就是如Intel在PC领域的霸主地位吗?
  目前有众多的厂商加入到移动处理器的市场里,有美国高通公司、联发科(简称MTK)、NVIDIA、Intel、三星、德州仪器和华为海思这几家,其中以高通公司和联发科目前在市场上的影响力最大,高通公司骁龙系列移动处理器在市场的占有率以及关注度最高,而联发科凭借去年底发布的廉价四核处理器,今年在入门级市场也有很好的市场表现,一大批国产厂商都采用其产品。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移动处理器的品牌。
高通骁龙
  笔者最开始认识的高通公司是一家靠网络通信专利来赚钱的企业,后来到Android能手机时代,高通公司在移动处理器领域的名气越来越大,也逐渐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当然专利依然是主要赚钱的来源)。
  高通公司为了品牌的推广,去年特地为移动处理器领域的子品牌Snapdragon推出了中文名:骁龙,同时在去年也将自家的移动处理器根据推出时间的不同而划分为骁龙S1、S2、S3、S4等系列,然而这种按时间的划分方式无法体验出产品的性能,于是在今年初的美国CES展会上,高通公司推出新的系列划分方式:骁龙200、400、600、800,他们的性能等级可以理解为Intel的i3、i5、i7,这种划分方式更加通俗易懂。
6.jpg
高通Snapdragon系列处理中文名为“骁龙”
5.jpg
今年初高通发布四个系列的移动处理器
  无论是从最开始的骁龙S1系列单核处理器,到现在最新最强的骁龙800四核,高通公司骁龙系列的移动处理器都有不少经典的产品,如HTC Desire上采用的QSD8250单核,到小米一代上采用的MSM8260双核,再到小米2和众多机型采用的APQ8064四核,以及上月正式发布的骁龙800 MSM8974四核,这些型号的处理器在过去和未来都将影响着移动处理器行业的发展。
联发科(MTK)
  如果说高通公司最有可能成为移动处理器领域的Intel的话,那么谁将扮演AMD的角色呢?其中一个“热门”候选相信是联发科,对于联发科这个名字,大家可能并不会十分熟悉,但如果说其英文简称MTK,相信不少朋友会印象深刻。早在功能手机时代,采用联发科方案的国产手机(或者直接说山寨手机)充斥着低价手机市场,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联发科就被贴上了低端低价和山寨的标签。
  进入了Android智能手机时代,联发科较其他品牌起步得比较晚,前年底到去年上半年联发科凭借单核和双核处理器打开了智能手机市场,而去年底,联发科正式发布了旗下首款四核产品MT6589,尽管在品牌知名度和产品性能方面都无法与同期的高通APQ8064相比,但凭借价格上面的优势而深受广大国产手机厂商的喜爱,而从今年开始,采用联发科MT6589平台的四核手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们的价格大多在千元级别,个别甚至低于千元,推动了四核手机的全面普及。
4.jpg
联发科MT6589采用了Cortex A7架构,性能方面比较一般
  联发科虽然目前在中高端市场无法与高通等品牌的产品,但中低市场基本已经被占领,而为了应对联发科的崛起,高通公司还专门推出了主攻中低端市场的骁龙200产品,同时也为厂商们提供QRD(高通参考设计)平台。另外,听说联发科今年低端将推出自家的八核移动处理器产品,这节奏有点快。
NVIDIA(英伟达)
  NVIDIA是一家以设计显示芯片和主板芯片组为主的半导体公司,他也是PC领域其中一家著名的显卡芯片供应商,而有移动处理器方面,NVIDIA是一家十分积极主动的公司,记得全球第一款双核和四核手机均是采用了NVIDIA的的移动处理器,其型号分别为Tegra 2和Tegra 3。可惜NVIDIA这种先发制人的行动并没有为他们在市场取得长久的优势,在Tegra 2推出不久,就被高通公司的MSM8260所压制,高端市场一面倒地采用高通的平台,NVIDIA只能被挤到中低端市场。同样地去年的Tegra 3也被高通APQ8064所影响。
3.jpg
Tegra 4发布时号称最强四核,不过现在应该难敌高通骁龙800
  而今年初NVIDIA发内布了全新的Tegra 4移动处理器,可惜采用该平台的手机到现在也迟迟不见踪影,而中高端市场早已经被高通所占领,而中低端也成为了联发科的天下,NVIDIA这次困局十分尴尬,NVIDIA会怎样破呢?
Intel(英特尔)
  Intel很早就有Xscal系列处理器用于嵌入式手持设备,Xscal系列处理器是兼容ARM架构的产品,Intel并为此投入数十亿美元,不过最终由于市场表现不佳而把整个Xscal部门出售,这也是Intel的伤心往事了。
  移动终端近年的爆发令到PC领域的巨头Intel也按捺不住,推出针对智能手机和其他移动终端的处理器,Intel将几年前用于上网本产品的Atom系列处理器用在了手机上,当然这些都是针对手机等移动终端产品而作了优化修改过的。Atom与以前的Xscal系列处理器最大的不同是采用X86的架构,这也是Intel移动处理器与其他品牌处理器最大的区别。采用复杂指令集的X86架构拥有很强的性能,但是对于需要移动续航的移动终端设备来说,功耗大就成为X86架构处理器的最大困扰。同时由于目前的Android系统都是基于ARM架构来开发的,因此Intel还需要对Android系统作专门的修改才能更好地兼容。
2.jpg
“intel inside”这经典的宣传语将出现在手机上
  去年联想K800手机上采用的就是Intel Atom Z2460的处理器,该处理器为1.6GHz的单核,采用32nm的工艺;而今年新推出的联想K900和中兴Geek上则采用Atom Z2580双核处理器,主频也提升到2.0GHz,但工艺依然为32nm。从长远来看,笔者相信Intel凭借在PC领域积累的技术将能逐步威胁到高通,但这道路还很漫长。
三星Exynos
  在众多手机厂商中,三星是非常特殊也是非常强大的一家,三星除了会生产手机的终端产品外,还会生产手机相关的核心零部件,如处理器、屏幕、内存等,有了这些上游的产业,三星就不用担心受到上游零部件供应短缺而影响自己手机产品的生产。当年HTC Desire受到三星AMOLED屏幕短缺而改用SLCD屏幕,HTC One S由于高通MSM8260A供应不足而被迫改用MSM8260(这两个处理器的性能相差很大)。
  三星GALAXY S系列和Note系列除了极个别少数型号外,绝大多数都是采用自家的Exynos处理器,试想一下,这些年销量千万级的主力产品如果受到处理器产能的影响,后果将是灾难性的。这些“血的教训”都体现出三星掌握上游产业的重要性,也是这两年三星手机能迅速崛起的原因之一。同样可以说是三星与HTC等厂商的一大区别。
1.jpg
三星S4上采用的Exynos 5 octa为双四核设计,兼顾性能和功耗
  三星生产的Exynos移动处理器基本只用于自家的产品上,但也为少数的厂商提供少量的产品,如我们知道的魅族,其几代手机产品都采用三星Exynos处理器(或是基于三星处理器而优化),还是去年联想K860/K860i以及纽曼N2,甚至苹果iPhone前几代的处理器也基于三星的产品优化而来的。目前Android系统旗舰中除了三星GALAXY S4是采用自家的双四核处理器外,其他都是采用高通的处理器,同时也是受制于高通的产能和供应。
华为海思
  除了上面说到的三星不想受制于高通外,我国的华为也有同样的想法,因此就在去年初推出了自家研发的海思K3V2处理器,也是2012年业界体积最小的四核A9架构处理器。但理想是远大美好的,现实却是比较残酷,采用海思K3V2的产品早在去年初的MWC上已经发布,但受到海思处理器各种问题的影响,最后导致手机终端产品需要在下半年才能正式上市,错过了上半年四核手机上市的黄金时期,降低了其市场竞争力。
1(1).jpg
华为海思K3V2是勇敢的尝试,但代价比较高,期待下一代产品的推出
  无论是高通、三星还是NVIDIA都是今年推出了新的高端处理器,如采用高通骁龙600处理器的产品早已经占领市场,更强的骁龙800处理器也已经发布,8、9月将开始全面铺货。而海思新一代的产品依然没有消息,目前华为中高端四核手机依然要靠海思K3V2苦苦支撑着。
德州仪器(TI)
  德州仪器是笔者挺喜欢的一个品牌,当年摩托罗拉的RAZR系列多款机型就是采用德州仪器的处理器,甚至连谷歌推出的GALAXY Nexus也是采用德州仪器OMAP4460双核处理器。可惜产品还是停留在双核时代,目前也没有给力的新产品推出,逐渐开始被人们所淡忘。
总结:
  上面说了七家目前比较主流的移动处理器厂商,但今年以来基本只有高通和联发科分别在影响高端和中低端的市场,NVIDIA和Intel过于的小众,产品普及率不高,三星和海思都是自家在使用。下半年随着NVIDIA Tegra 4开始在市场上铺货,相信会对高通和联发科带来一定的影响。而传闻联发科今年底会推出八核处理器,能否给高通的高端产品造成压力呢?这些都是未来移动处理器行业的看点。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17334-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JZS 发表于 2013-7-21 11:26:27
撑联发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