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十大智能城市:维也纳排名榜首

发布时间:2013-3-24 20:00    发布者:1770309616
关键词: 智能城市
北京时间3月2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许多著名的高科技企业座落于美国加洲的沿海城市,但是这些城市不一定是最智能的城市。一座真正的智能城市能通过依赖信息和通信技术(ICT)高效地利用资源,节约成本和能源,改进服务和生活质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所有的一切都以支持创新和低碳经济为目的。

以下是全球最智能的十座城市:

01:维也纳
1(1).jpg
貌似默默无闻的维也纳被选为全球最智能的城市或许会令你大吃一惊,但事实上,维也纳是唯一一座在每个评选指标上都排进前10名的城市:创新城市(第 5)、区域绿色城市(第4)、生活质量(第1)、和数字化管理(第8)。维也纳以建设智能城市为目标,并不断评估建设项目进展情况。维也纳许多大胆的智能 建设项目,如“2050年智能能源计划”、“2020年道路计划”以及“2012-2015年行动计划”。维也纳政府与社会各界紧密合作,致力于把维也纳 打造成节能减碳、土地合理利用、交通畅顺的欧洲领先智能城市。

02:多伦多
1.jpg
在整个榜单中,多伦多是排名最高的北美城市。由于在市场实践中认识到多伦多的重要性,IBM最近在这个智能城市开设了一个商业分析解决方案中心。作 为C40特大城市(C40城市集团是一个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城市联合组织)之一,多伦多表现积极,正努力过渡到低碳经济。在多伦多,私营企业也积极 配合低碳项目,并发起了一个“智能通勤多伦多”的合作倡议,以提高城区的运输效率。最近,这个城市也开始从垃圾填埋场中提取天然气,为城市垃圾车提供动力 ——这就是智能循环利用的理念。

03:巴黎
2.jpg
巴黎是一座典型的可持续发展的欧洲城市,它在几个指标上均获得较好的排名,创新城市(第3)、区域绿色城市(第10)和数字化管理(第11)。巴黎 曾推出名为“Velib”的自行车分享项目,并大获成功。上月,巴黎市又发起了一个类似交通工具分享项目“Autolib”。这个项目旨在向市场提供电动 汽车出租服务,提倡绿色出行,目前已有250多个出租点。

04:纽约
3.jpg
除了生活质量,纽约在其它指标中均获得很高的评价。纽约在生活质量这一指标中仅排列第47名。2009年,纽约与IBM合作推出业务分析解决方案中 心,以满足“实现复杂功能的智能城市的需求”,并帮助客户优化业务流程和业务决策。至今,IBM已为纽约建立起预防火灾和第一反应系统,以及智能识别可疑 退税申请的系统——这将在5年内为纽约节省约1亿美元。

05:伦敦
4.jpg
英国首都伦敦也取得了比较高的排名,这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新举措(比如在城区征收道路拥堵税),以及优秀的交通系统获得了全球的认可。伦敦将很快 在帝国理工学院设立智能城市研究中心,以充分利用交通、政府、商业、学术和消费者的数据,使城市变得更加高效和创新。就在几天前,伦敦宣布与电信公司 O2 进行合作,在伦敦铺设欧洲最大的免费Wi-Fi网络。

06:东京
5.jpg
东京是这个榜单中排名最高的亚洲城市,它在创新和数字化管理两个项目上分别排名第22和第15。去年,东京宣布 将在近郊建立一个智能城镇。这个项目的参与者包括松下、埃森哲和东京煤气等,目的是建成一个充分整合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高效节能家电的社区。东京还将 努力推出智能移动解决方案。

07:柏林
6.jpg
柏林在各个方面表现良好,创新排名第14、区域绿色城市排名第8、生活质量第17。最近,柏林与Vattenfall公司、宝马等公司合作,测试车辆电网(V2G)技术,希望创造一种更绿色的能源供给方式。

08:威尼斯
7.jpg

09:香港
8.jpg
香港在许多关键指标上取得了相当不错成绩,包括数字化管理(第3),但其生活质量仅排名第70,把香港的整体排名拖至第9。香港正尝试在机场以及整 个农业供应链中采用RFID技术。在使用智能卡上面,香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智能卡普及率极高,被广泛用于公共交通、图书馆、商场、停车场等。

10:巴塞罗那
9.jpg
巴塞罗那是智能建设和低碳排放的先锋城市。十年前,它成为世界上第一批实行太阳能管理法令的城市之一。最近,这个城市又推出了LIVEEV计划,以推动电动汽车和充电基础设施的普及。不久前,巴塞罗那又宣布与其它机构合作成立了一个创新实验室,以推动建设智能城市。

除了以上十座城市,世界上还有许多城市走在智能化的前列,包括阿姆斯特丹、墨尔本、西雅图、圣保罗、斯德哥尔摩、温哥华等。专家和业内人士预计,智 能城市将成为一个庞大的市场,预计到2016年,用在智能城市技术的资金将达到400亿美元。房地专家预测,智能城市将在未来吸引高学历人才流入,因此智 能城市将成为一个真正的“吸金库”,这些理由都足以让智能城市成为世界潮流。(腾讯科技)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12611-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