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瑞斯·凡·赫本(Iris van Herpen)的3D打印时装设计之路

发布时间:2013-1-27 18:32    发布者:1770309616
关键词: 3D打印 , 时装
说到当今时装设计界忠实的“立体主义者”,名单上绝对不能少了荷兰女设计师艾瑞斯·凡·赫本(Iris van Herpen)。无论是用透明材质做出“水花飞溅”效果的礼服、宛若人体骨骼的细腻复杂结构的立体服饰,还是与 United Nude 合作的“獠牙利齿”的兽牙高跟鞋,无不令人叹服,她的设计只要见过一眼,便再也无法忘记。
1.png
说到当今时装设计界忠实的“立体主义者”,名单上绝对不能少了荷兰女设计师艾瑞斯·凡·赫本(Iris van Herpen)。无论是用透明材质做出“水花飞溅”效果的礼服、宛若人体骨骼的细腻复杂结构的立体服饰,还是与 United Nude 合作的“獠牙利齿”的兽牙高跟鞋,无不令人叹服,她的设计只要见过一眼,便再也无法忘记。
13.jpg
这位2006年才从荷兰阿尔特兹艺术大学(ArtEZ Institute of the Arts )毕业的年轻设计师,曾在亚历山大·麦昆 (Alexander McQueen) 品牌实习,在2007年就创立了自己的同名品牌,在2011年更凭着自己独特的借助3D打印技术完成3D立体感的时装设计,其大胆奇诡的构思、来自自然界的巧妙灵感,获得了高级定制时装界的高度认可。
12.jpg
凡·赫本倾向于从不同的艺术形式来表现时装,与传统的时装界区别很大,她在时装的材料、工艺和技术方面的大胆试验是革命性的创新。
在她的求学生涯早起,和每一个有抱负的年轻时尚设计师一样,凡·赫本很快便掌握了各种面料的使用方式。然而她并不满足于传统的柔软面料的表现能力,她期望中的材料需要可以满足她对于时装在结构、造型方面的突破性尝试,这迫使她开始需找新的技术和材料来表现自己的设计。
11.jpg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的服装设计非常像是服装、建筑和产品三类设计元素的合体。由于我本人曾是一名工业设计师,直觉地认为凡·赫本的设计于很多意大利的灯具设计颇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事实上她的设计要加加入灯光元素并非难事,也会非常和谐,或许不久之后就可以一饱眼福。
10.jpg
通常来说,凡·赫本会先将自然界中的形象符号化,然后再将这些符号打散后重组织、立体化,再进一步配合人体的曲线结构化,要实现这样的设计,传统的方式显然力不从心。但如果使用新兴的3D打印技术,制作上问题就都可以迎刃而解。很快凡·赫本就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通过这种技术她创造出了惊人的设计,自己也为 3D打印蕴含的无限潜力所深深着迷。
于是她开始和比利时的快速成型公司 Materialise NV 合作,由后者负责制作完成自己的设计。如今的凡·赫本开始频繁地在各大时装展上亮相,设计的作品也被多家博物馆收藏。她的设计甚至在2011年被《时代》杂志列为年度50大发明之一,可见她的创造是多么跨界;而她的时装秀甚至连“冰女王”安娜·温图尔 (Anna Wintour) 在观秀时也要摘下墨镜认真凝视。
9.jpg
上图便是她在今年的巴黎春夏高级定制时装秀上的最新作品之一,在这场名为电压(Voltage)的时装秀上,凡·赫本一共展出了11套服装。下图则是这款3D打印的服装细节放大展示,使用 Stratasys-Objet Connex 3D打印机制造。
8.jpg
服装秀开场身着金属网衣(法拉第笼)的模特与模拟闪电(特斯拉线圈)起舞,喻示自然与科技的结合乃是设计师的灵感来源。
7.jpg
时装秀的概念宣传视频:


时装秀的现场视频:


按照设计师自己的话说:
“对于我而言,时装是一个于我、于我的身体都非常亲密的艺术表达。我将其视为欲望、心情、文化背景等组合起来的自我表达。在我所有的作品中,我试图清晰地传递这样的信息——时装是展示和穿着的艺术,绝不仅仅是功能性的或空虚的商业化工具。”
“我希望用自己的作品证明:时装可以为这个世界增加价值,它是超越时间的。一个人穿着 (有趣的) 衣服,便可以创造一种非常令人兴奋的、重要的自我表达。“形式屈从于功能”绝不是我赞同的观点,恰好相反,我发现形式可以改变和完善身体,并影响到情绪。 人的一举一动,对身体的呈现是如此重要,所以反映到我的作品中也一样重要。我将形式、结构和材料用一种新的方式组织起来,希望我的时装能带来最佳的张力和行动举止的呈现。”
在文章的结尾让凡·赫本梦幻般的设计得以“问世”的幕后功臣–Stratasys-Objet Connex 多材料3D打印机露个脸:(3D派)
6.jpg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09742-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