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国更贵?中国制造业成本上升的五大因素

发布时间:2013-1-8 15:13    发布者:李宽
关键词: 中国制造
劳动力数量减少、薪资上浮以及汇率升高都是中国生产成本增高的主要原因。土地成本增加和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资本加剧了这一情况。

本文为思路协会(Silk Road Associates)《中国制造终结》调查报告的片段。该报告阐述了推动中国制造业成本上升的五大因素。

中国的青年劳动力规模开始缩小

1.jpg

中国无穷无尽的廉价劳动力曾经是热门话题。现在不同了。在过去十年,中国的劳动力资源急剧减少。

联合国人口计划处预计中国青年人口将在未来十年减少至4400万。确实,中国的国民人均年龄已经达到35岁,高过柬埔寨(23岁)和孟加拉国(24岁)。

其结果就是严重的劳动力短缺。例如珠三角地区的官员估计当地缺少60万劳动力。或者以一家丁烷打火机为例,它的雇主已经通过自动化设备将雇员数量缩减至一半,工人平均年龄也从20岁变成30岁甚至50岁,现在依然找不到足够的工人。

这种情况在生产低价值商品的工厂里尤为严重,他们不是无力就是不愿支付更高的薪酬。现在常有雇主回绝海外买家的订单,只因担心无法招到足够的人手按时完工。

中国的薪酬在上升

劳动力短缺导致薪酬上涨。目前中国制造业平均月薪位于200和550美元(甚至更高)之间。再考虑奖金、婚嫁等福利,实际月薪很可能更高。

这导致中国的薪资水平已经等同于甚至大幅超过临近国家水平。例如孟加拉国月薪在55美元左右、柬埔寨(100美元)和越南(100)美元也更低。低成本制造地区里,只有泰国的薪资更高。

中国政府为缩小收入差距而启用的最低工资标准也带来了额外的压力。中国最低工资标准已经从2000年的59美元增长至2011年的166美元(2000年的数字根据2011年的汇率换算而成,如果根据当时的汇率,增长幅度更大,从45美元变成166美元)。

2.jpg

公平地说,中国的薪资情况因地而异。沿海省份最低薪资(187美元)比西部地区(143美元)高30%。各城市间差距更大,深圳2011年最低工资234美元,而广东省其它地区平均只有203美元。

薪酬压力很明确而且还在加大,不管压力是来自市场还是政府政策。

中国的汇率也在快速提升

人民币在过去5年里升值了22%,涨速快于13种其他亚洲货币,继而影响了中国的竞争力。人民币的升值比中国其他低成本竞争对手还要高。例如,人民币升值额度比孟加拉、柬埔寨、印度、老挝和越南(如图)高44%,从工资成本的角度来看这一点有很重要的影响。

3.jpg

如此快速的升值可能在未来几年内放缓,因为随着贸易顺差减少,货币终将回归合理的价值。实际上,名义上的升值比布鲁塞尔(欧盟)和华盛顿(美国)乐于见到的还要慢,实际的升值(根据中国相对快速的通货膨胀率调整)一直都更快。不过,损失已经造成,强健的中国货币是其他低成本制造商获益的另一原因。

中国地价和其他生产成本正在上升


中国经济也在各类产品物资方面开始面临严重缺陷,带来了生产成本的问题。

一开始,大部分人口集中在沿海省份(27%的人口),对物资的需求紧张。出口生产更是集中在三个省份——广东、浙江和江苏,这三省占据了全国60%的出口。

土地短缺导致地价上涨,迫使制造商向内地推进。当然“内地”的定义可能有很大差距:对有些人来说,广州以西100公里就算内地了,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可能推进到一千公里直至内陆省份才能算是内地。

更高的地价只是中国制造成本整体性上升的原因之一。将工厂重新设立在距沿海港口更远的地方,意味着运输成本更高、供应链更长。考虑到中国整体快速运输的能力使其主要竞争优势,供应链的问题就显得尤为突出。

由于水资源缺乏,带来污染的行业限制更多。例如广东省南部的一些官员正在将重新规划重金属工厂的位置,让他们进入特别规划出的内地工业园,这些园区里的水处理设施更加完善。

中国中小企业很难获得资本


自动化是应对薪酬增长的合理反应。但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贷款,因为国有银行更倾向于贷款给知名国企。近期有调查显示浙江中小企业25%的资金来源是向亲戚和朋友借钱。

非官方银行占中小企业融资的21%,但它们的利率有时高达30%-100%。此外这些贷款更多被充作营运资金而不是购买电弧焊机等资本设备建立自动化生产线。

在过去,企业更愿意将现金流投入资本设备。但制造成本上升导致的利润缩水意味着可用现金减少(而且很多公司愿意将钱投入地产市场,因为早些时候回报高很多)。

浙江省工商业联合会会长去年年底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总结了目前的挑战,他指出中国的中小企业“无心转向、无力转向也无处可转”。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06536-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