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中的处理器IP概述

发布时间:2010-4-14 17:14    发布者:贾延安
关键词: FPGA , 处理器 , 概述
可编程逻辑业对微处理器核的报道层出不穷,包括与ARMMIPS的协议,这些讨论已经持续了数年。然而,讨论的主题大体上没什么改变,诸如采用硬核还是软核?采用供应商的特定标准还是行业标准?这些核如何用来全方位地支持生态系统?如何根据成本、功耗和性能来选择微处理器?如何根据应用来选择核?

嵌入式微处理器的情况也没有太大的改变:设计人员可以选择供应商的特定软核,例如莱迪思的LatticeMico32(图 1)、Altera的Nios II和Xilinx的MicroBlaze(目前没有供应商提供硬核)。在行业标准方面,现有ARM公司的软核和PowerPC硬核。

1.jpg

设计人员对于IP 的优点和缺点都十分清楚。供应商特定的软核提供良好的成本和性能优势,因为它们是针对供应商的特定FPGA而优化的。然而,工业标准的核虽然没有像软核那样有效或节约成本,但声称拥有全方位的支持,以及拥有多年来设计人员所熟悉的用于ASIC或分立处理器设计的工具。不过,像LatticeMico32 那样的软核在技术上也很有优势(不仅仅拥有核,还有构建平台的工具),还有可用于任何ARM或MIPS发布的用FPGA实现的软核。

传统理论认为,使用软核是一种避免微处理器过时的方法,而硬核(相对于软核而言)具有低成本、低功耗和更高的性能(但不灵活)的特点。然而,通常认为硬核有风险:他们占用了空间,对不需要使用他们的客户来说增加了成本,如果随后需要这个硬核能够提供更高性能的处理,那么很快会出现过时的情况。

人们通常按习惯做事,但是传统的知识是随着时代而变化的(或者更确切地说,是随着技术而变化的)。随着稳步发展的更小的芯片尺寸,现在FPGA结构之中的硬核和软核只占用很小的空间,实际上对一个更大的FPGA而言并没有增加成本。

反复的讨论表明,硬核相对于软核、专门供应商与行业标准的嵌入式微处理器之间的争论,目前仍没有任何明确的“赢家”。

最感兴趣的是了解FPGA中处理器的使用已与以下三大类别之一的相同:

● 以前的ASIC /片上系统(SoC)是针对FPGA的。他们的微处理器核的应用是最少的,而且也是最苛刻的。对于SoC而言,功能更强大的核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使用现有的软件应用代码,可以证明这些将针对行业标准处理器的硬核。

● 分布式计算。对于这些应用, FPGA将有专门的处理引擎,在电路板上具有与FPGA分开的高速处理器。在这种情况下,FPGA本身并不需要先进的处理器性能。

● 低性能处理。在这些应用中,性能较低的处理器的功能添加至FPGA,会增加一点成本或对成本没有影响。大多数在FPGA中使用处理器的应用将继续归为这一类。

可以很肯定地说,目前期望FPGA厂商提供嵌入式微处理器核、工具、外围设备和其他的IP、互连的IP、参考设计和基于这些核实现平台的库(所有这些可缩写为“处理器的IP”)。总之,微处理器核已经从“可选”到“标准”的FPGA设备,处理器IP的重要性从来没有像现在那么突出。

参考文献:

[1] LatticeMico32 Open, Free 32-Bit Soft Processor[R/OL]. http://www.latticesemi.com/produ ... es/mico32/index.cfm

[2] LatticeMico32 Development Tools[R/OL].www.latticesemi.com/products/int ... evelopmenttools.cfm

[3]Evaluation Boards and Demos for LatticeMico32?[R/OL].www.latticesemi.com/products/int ... lopmenthardware.cfm

[4]New ispLEVER 8.0 FPGA Software Boosts Design performance[R/OL].http://www.latticesemi.com/corpo ... 009/isplever8.0.cfm

[5]LatticeECP3 Data Sheet[R]

作者:Mike Kendrick 莱迪思(Lattice)半导体公司 软件产品规划经理  
来源:电子产品世界 2010-03-09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0458-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