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8nm迈向20nm:赛灵思的技术领先之路

发布时间:2012-11-15 15:50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FPGA , 赛灵思
在过去的两年中,“All Programmable”技术和器件的领先企业赛灵思Xilinx)公司推出了数项突破性技术。近日,赛灵思全球高级副总裁、亚洲区执行总裁汤立人向我们介绍了该公司在28nm节点取得的成就和下一代20nm技术的前景。

在28nm节点,赛灵思取得了三个方面的技术领先:FPGASoC和3D IC。

赛灵思的28nm FPGA在2011年一季度实现首发,采用台积电的高性能低功耗(HPL)工艺,据称比竞争厂商的产品功耗低25%至50%,是行业唯一针对每瓦性能而优化的FPGA,是存储、收发器DSP性能和集成度领先的一代。赛灵思的FPGA + ARM处理器的SoC也是业内首创,与2011年第四季度首先发售,比竞争对手领先了一年以上。该公司的3D IC也在2011年四季度首发,2012年二季度在原型设计和有线通信方面实现量产。

在设计工具方面,赛灵思新推出了替代ISE的Vivado设计套件,这是针对未来十年的“All Programmable”的全新工具。它不仅能够大幅缩短集成时间和实现时间(从过去的几各月到现在的几周),而且能够优化芯片获得最高的QoR(Quality of Results),提升幅度达20%。

汤立人说,28nm是一个关键的节点,是下一代20nm技术的坚实基础。他说,赛灵思公司在28nm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将有更多的产品实现量产。在20nm节点,赛灵思和Altera将采用台积电相同的半导体工艺,产品的差异化将主要表现在架构上。由于成本的原因,台积电的20nm FPGA生产将不再提供多种工艺。赛灵思在28nm已经实现了所有器件采用统一架构,工艺过渡将更加方便。

赛灵思产品路线图_光影_1.jpg
赛灵思的产品路线图

在20nm节点,赛灵思将延续FPGA、SoC和3D IC三个方面的成就。其FPGA产品将主要针对100G有线网络和多通道无线射频应用,实现更高的性能功耗比。SoC产品将针对嵌入式视觉(图像分析)、数据中心(数据连接、安全处理)等领域。3D IC将针对下一代100G和400G智能网络,满足下一代协议更好的通信质量,以及数据中心交换机的高性能和内存缓冲。这三类产品将实现下列目标。

下一代FPGA

赛灵思的下一代FPGA针对更高性能、更低功耗和更高集成度而协同优化,具有

* 专为系统优化的收发器
–最高的信道质量:拥有第二代自动均衡的
–最高的带宽:拥有100个33Gb/s 收发器

* 性能优化提升2倍
–更快的 DSP ,BRAM(Block RAM), DDR4 及收发器
–内存带宽加大2倍

* 90%以上的布线结构
–实现更高的带宽总线和更快的设计收敛

* 功耗优化至减半
–优化的性能/瓦
–下一代模块级的功耗管理

* 集成度提升和BOM降低 1.5倍
– logic, DSP, BRAM, AMS, VCXO 提升1.5倍

第二代SoC

针对更高的性能、更低的功耗和更高的集成度而协同优化:

* 第二代的多核结构
–异构(Heterogeneous)处理功耗
–高带宽 AXI 接口及安全性

* 性能优化2倍
–多核、内存和结构协同优化
–更高的带宽连接:从处理系统到结构

* 功耗优化至减半
–SoC 级的功耗管理

* 集成度增加及 BOM降低2倍
–多 CPU, DSP, FPGA, AMS
–经验证的 DSP 和 C 和 RTL中的Video IP

* 下一代的设计工具
–HLS支持的基于C的软件和硬件
–强大的生态系统

第二代 3D IC

专为更高性能、功耗和集成度而进行了协同设计

* 同构、异构3D
–第三代的构造和裸片架构
– 支持更高性能缓冲的丰富的内存

* 第二代 3DIC 互联
–裸片之间的互联带宽增加5倍多
–行业标准的接口

* 尖端的功能
–支持未来的XCVR 协议 (56Gb/s)

* 集成度提升和BOM降低 1.5倍
–逻辑增加1.5倍 (是28nm 单纯的一个芯片的3-4倍)

赛灵思下一代产品视角_光影_1.jpg
赛灵思的下一代产品示图

汤立人最后总结道,赛灵思在20nm将继续领先一代,其All Programmable FPGA、第二代 SoC 和 3D IC 将实现性能加倍、功耗减半、生产力提升4倍、集成提高1.5 – 2倍、BOM 成本降低20~50%。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01585-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