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能源市场现状与未来走向

发布时间:2012-10-31 21:04    发布者:1046235000
关键词: 新能源 , 太阳能 , 纯电动汽车 , 页岩气
  自从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依靠环境能源产业刺激经济的政策之后,清洁技术领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智能电网即将成为“互联网第二”的观点逐渐扩大,人们对于太阳能发电和纯电动汽车迎来普及期,并诱发巨大商机充满了期待。风险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向投资者募集了大量资金。
  然而,进入2012年后,已有看法认为“清洁技术热潮已经结束”。对于曾经带动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纯电动汽车市场发展的美国市场的前景,各种意见众说纷纭。而其前景对于世界新能源商务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最令人意识到“清洁技术热潮即将终结”的,是全美第三大太阳能电池面板生产商Solyndra公司在2011年9月倒闭。该公司得到了美国政府约400亿日元的贷款,一直被视为太阳能电池风险公司中的潜力股。然而,在与中国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板打起价格战后,该公司的业绩一落千丈。据说在美国市场上,在2011年到2012年期间,太阳能电池板的价格跌落至3分之1。
  不只是Solyndra,在中国企业的低价格攻势之下,欧美太阳能电池企业的业绩纷纷下滑,已有多家企业破产。就连在与太阳能发电同样有望增长的聚光型光热发电(CSP)领域战绩不俗的BrightSourceEnergy公司,也在最后关头放弃了发行新股(IPO)的决定。聚光型光热发电是利用光热生成蒸汽,驱动涡轮发电机的系统。有看法认为,如果实现大规模化,CSP的发电成本将低于太阳能发电。但太阳能电池板出乎预料的降价阻碍了CSP的发展。
  除了中国企业的攻势之外,美国政府的可再生能源促进政策也蒙上了一层面纱。其背景是美国开始全面生产非常规型页岩气。关于页岩气的可开采储量众说纷纭,但最多的说法是可供美国使用400年。至少也有100年。美国政府甚至在考虑放开此前禁止的出口。
  已受到页岩气影响的是核电。在美国,进入2000年代后,三里岛核电站事故后长期停滞的新建核电站的趋势开始高涨,甚至有“核能复兴”的说法。然而,在近几年,页岩气的生产提升了天然气发电的成本竞争力,核电站新建计划陆续冻结。
  关于美国的可再生能源促进政策,其降低能源对外依赖性、保护能源安全的色彩要比应对气候变暖更强烈,因此,有的看法认为,页岩气革命将会导致美国政府的可再生能源促进政策发生倒退。
  多数风险投资开始收手
  美国微软公司和谷歌公司在智能电表派生业务上遭遇的挫折,给智能电网领域的“热潮”泼了一盆冷水。两家公司曾经尝试通过分析家庭的能源使用信息开展节能服务,但出于保护隐私等观点,这种服务没能为消费者所接受。
  美国风险投资(VC)领域对此作出的评价是:“在智能电网领域取得了成功的只有面向大规模企业的需求响应(DR)。”
  需求响应是指以一定的经济性报酬作为代价,要求电力用户控制需求的机制。在美国,向电力公司收取费用,要求多个电力用户减少需求的“电力集成商”业务正在增长。EnerNOC、Comverge、C-POWER等风险公司的业绩不断扩大。
  但是,大型集成商几乎都是以大厦、工厂等经营场所为对象。就算没有智能电表,也可以管理需求。实际上,有望随着智能电表的普及而得到发展的节能建议等面向普通消费者的商务(家庭版ESCO),并没有按照预期得到普及。某风险资本家断言:“消费者对于现在的互联网已经非常满意。没必要再增加一个互联网。”
  而且,在美国国内,安装了智能电表的住户投诉电费超收的情况接连发生。为全世界所关注的美国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市的智能电网建设计划,也因为投资额远远超过原计划而造成电价上涨,在居民的反对声中中断。由于这些情况,智能电表和智能电网的形象一落千丈。
  随着对页岩气革命,以及智能电网相关业务的期待落空,清洁技术领域逐渐带上了“风险高、前景差,不适合投资”的帽子。原本擅长开发清洁技术领域的很多风险投资都已经开始收手。其实,即便是在美国国内对清洁技术领域寄予厚望的2011年,在风险公司的投资中,清洁技术相关所占的比例也只有5%左右。今年,这个比例估计还会进一步降低。
  通过收购风险公司节省时间
  另一方面,也有对“清洁技术悲观论”的反对意见。
  一位居住在美国硅谷的风险资本家带着反省的口吻说道:“硅谷的风险投资把融合了电力和通信的智能电网错当成了信息化技术(IT)领域的一个门类。能源领域与技术趋势每隔几年就发生变化的信息化技术不同,是一次投资使用20年、30年的绵长业务。应该用更长远的眼光去看待。”
  美国风险投资之所以对清洁技术失去了兴趣,是因为他们发现,能源商务耗时长,很难在短期内实现创业几年便发行新股这样的快速增长。对于通过让投资对象发行新股赢得收益的风险投资来说,这是致命的缺点。但这并不代表清洁技术领域没有发展前途。
  其实,在美国,智能电网领域的风险公司创业者大都不是通过发行新股筹措资金,借此扩大业务范围,他们瞄准的是通过向大型企业出售业务来回笼资金。德国西门子收购美国智能电表风险公司eMeter,美国著名控制器生产商江森自控公司收购拥有需求响应技术的EnergyConnect公司都属于这一范畴。
  与硬件、软件、服务实现水平分工,企业新陈代谢快的信息化技术领域不同,在能源领域,即便是自由化程度高的美国,发电及供电服务、发电设备、送配电设备也大都是由历史悠久的大型企业承担。保守的大企业通过收购风险企业节省时间的格局已经明显。
  在充分利用智能电网向消费者提供服务这一公认难以实现商业化的领域,也有企业实现了发展。那就是Opower公司和Control4公司。
  Opower通过与住宅能源管理系统(HEMS)联动的软件取得了成功。该软件的机制比较简单,就是在电费通知单上反馈节能数据,该公司已经以此与8家大型电力公司签定了合同。通过分析用电量数据并使其可视化,促使家庭自发节电。
  Opower除了代替电力公司发电费通知单之外,还把在通知单上刊登广告作为了收益源。根据住宅能源管理系统数据推测即将换购家电的住宅,通过登载家电商场的广告等,提高了通知单作为广告媒体的价值。
  Control4开发出在同一平台上综合控制电视、音乐、照明、室温、自动喷水灭火装置及安全装置等的系统软件,开始了超越能源领域框架的家庭自动化。包括著名家电商场百思买投资1730万美元在内,该公司已经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后来查明,设置智能电表引起的电费超收问题,绝大多数是因为过去的机械式电表精度差。博尔德市建设智能电网的投资额之所以达到了预定的3倍(4450万美元),主要原因是铺设光纤的施工费用过大,并不是因为智能电网本身出了问题。
  美国政府没有放松发展可再生能源
  对于美国的可再生能源热潮正在降温的观点,也同样存在反对意见。虽说中国生产的太阳能电池板风头日渐强劲,但是,在硅晶型领域创下了世界最高效率的美国SunPower公司,在2012年第一季度依然维持了2位数的利润率,而且有看法认为,在化合物型的碲化镉类电池领域位居世界榜首的美国第一太阳能公司的实际生产成本是世界最低。美国能源部(DOE)向新一代型太阳能电池和人工光合作用器件投入的研究经费高达100亿日元以上。
  在风力发电方面,奥巴马政府与州政府已经批准在波士顿海域东海岸和5大湖区建设大规模海上风力发电项目,按照美国能源部的设想,在2020年之前,美国将建设1000万千瓦的海上风力设施。目前提出申请的项目已经达到了500万千瓦。
  由此来看,美国并没有从产业政策和安全保障两个角度放松对可再生能源的促进。而且可以确定的是,由于页岩气还是一种新资源,包括开采时的环境破坏风险,以及可开采储量的计算方法在内,未知的地方还有很多。
  对于智能电网和可再生能源的普及,页岩气革命拖延核电新建的现状反而能够起到正面作用。如果在发电成本中设备费比例高的核电站增加,鼓励用电就会成为电力公司的经营课题,使其对需求响应变得消极。相对而言,发电功率规模小于核电站的天然气火力发电对需求响应的需求会增加。而且,核电站的功率难以调整,难以与变动大的可再生能源共存,容易调整功率的天然气火力发电与可再生能源更加合拍。
  压缩天然气车的比例可能激增
  那么,美国的能源政策今后将走向何方,对于能源商务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关于这一点,目前还是众说纷纭。不只是可再生能源和智能电网,对于新一代汽车的前景目前也有着多种解读。从产业政策的观点出发,“美国的大汽车企业在混合动力车和燃料电池车的开发上落后于日德企业,因此,美国政府最为重视纯电动汽车”,这样的看法占据了主流。
  纯电动汽车风险企业特斯拉公司接收了原本属于通用汽车公司的工厂,其背后似乎有着美国政府的强力支持。然而,在目前,美国销量最大的环保车是混合动力车“普锐斯”。美国咨询公司分管汽车行业的人士斩钉截铁地说:“美国的消费者选择汽车首看经济效益。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车的成本不会低于混合动力车。混合动力车之后,还是混合动力车。”
  另一方面,预测页岩气革命将导致天然气价格下跌、汽油价格暴涨的专家又预测:“在今后,天然气必将成为能源政策的主角,而这一潮流还将影响到汽车政策。在燃料罐中充满压缩天然气行驶的压缩天然气(CNG)车在续航距离及价格上都与汽油车相差不大。压缩天然气车的份额有可能激增。”其实,在美国唯一量产压缩天然气车的本田公司已经在2012年10月实施了强化销售压缩天然气车型“思域”的计划。通用汽车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也已在着手开发压缩天然气车。
  如今,美国的能源市场愈发模糊,前景变得更不明朗。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美国的能源市场已经迎来了历史性的转折点。
(日经能源环境网)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00576-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相关视频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