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 推出基于其突破性“金刚狼”技术平台的业界首款最低功耗MCU MSP430FR59xx 样片

发布时间:2012-10-31 11:19    发布者:eechina
关键词: MSP430 , 金刚狼
一流软件、支持、工具和技术文档为开发人员着手使用能实现最低总功耗的 MSP 产品系列提供所需的一切

德州仪器 (TI) 宣布推出基于其突破性“金刚狼”技术平台的业界首款最低功耗微控制器样片。TI 基于 FRAM 的新型 MSP430FR59xx 微控制器使开发人员能为无线传感、能量采集、智能电网、工业、消费、楼宇自动化和安全性等各种应用增加灵活性、提升性能并延长电池寿命。MSP430FR59xx 微控制器可提供支持这些应用的丰富功能集:高达 64kB 的嵌入式 FRAM、直接存储器访问 (DMA) 引擎、12 位模数转换器 (ADC)、模拟比较器电容式触摸 IO 以及 UART、SPI 和 I2C 串行接口。此外,开发人员还可为其它设计添加硬件、AES 加密、内存保护和硬件加速随机数发生器 (DRNG),无需更多的中央处理器 (CPU) 性能、内存或电源。

功耗不只是一个数字

典型的电池供电型应用可在多种模式下运行以延长电池寿命。大多数这样的应用都将其大部分时间花费在待机模式中,利用模数转换器 (ADC) 来测量真实信号,将数据记录到非易失性存储器以供今后使用及对通信、决策和简单数学运算进行有效 CPU 处理。故此在所有这些模式下都具有超低功耗对最大限度地延长电池寿命至关重要,因为功耗不仅仅是一个数字。MSP430FR59xx 微控制器在所有这些模式下均可为“金刚狼”平台提供超低功耗的特性,包括实时时钟模式下功耗为 360 nA,运行模式下功耗小于 100 µA/MHz,快速唤醒时间为 6.5µs,内部电源管理及 12 位 ADC 等高精度外设功耗为 75µA。新器件还具有嵌入式 FRAM,运用了全球最早的集成式统一内存技术,也是业界最低功耗的非易失性内存架构,每比特能耗仅是基于闪存和 EEPROM 微控制器的1/250,写入速度则比后者快 100 多倍。

借助软件、支持、工具和技术文档为开发实现跨越式起步

现在可从  获取 MSP430FR59xx 样片与开发套件,其完全兼容于为 MSP 微控制器平台开发的所有代码和软件资源。资源包括 1,000 多代码示例、ULP Advisor™ 软件代码分析工具、Grace™ 图形初始化软件以及带 MSP430™ 微控制器外设库的 MSP430Ware。TI 网上商店也开始提供易于编程的 MSP-TS430RGZ48C 目标板。此外,开发人员还可访问全新安全性白皮书、MSP430F5xx 和 MSP430F2xx 产品系列的迁移指南、规格书以及用户指南,以帮助新老用户充分利用业界最低功耗的微控制器。TI 更通过 E2E™ 社区的十多种不同 FRAM 培训视频、在线研讨会、wiki 页面和论坛全天候提供实时支持。

MSP430FR59xx 产品系列的特性与优势

*   基于“金刚狼”技术的业界最低功耗微控制器平台,运用可实现最低总功耗的独特超低漏电工艺技术,能延长电池寿命并使我们向“无电池世界”再迈近一步。
*   统一的非易失性 FRAM 能提供最低功耗的内存和灵活的开发空间,可实现简单快速的存储器写入并能将内存的任何部分当作数据或程序空间。
*   12 位 ADC、支持 UART 、I2C 及全功能 SPI 的增强型串行接口等智能化、集成化模数外设可借助灵活的时钟系统来简化软件的写入功能,节省内存容量,延长电池寿命;无需外部组件,从而可降低开发成本。
*   AES256 硬件加密加速器、硬件 DRNG、灵活的固件更新选项以及带功能性封装的内存保护等为向应用(尤其是无线网络)添加安全性功能提供了一种简便方法。
*   支持工具、免费软件资源和技术文档,以确保开发人员快速上手。

供货情况


基于“金刚狼”技术平台的 MSP430FR59xx 微控制器现已开始提供样片。客户可联系当地的销售代表或访问 www.ti.com.cn  来了解 TI 的免费样片提供方案。TI 网上商店也已开始提供 MSP-TS430RGZ48C 目标板与 XMS430FR5969  开发套件。

如欲了解有关 TI MSP430FR59xx 微控制器的更多详情,欢迎访问以下链接:
*   MSP430 FRAM 微控制器:http://www.ti.com.cn/paramsearch ... bId=2475&family=mcu
*   MSP430 工具页面:http://www.ti.com/lsds/ti/microc ... r59-msp-tools-pr-lp
*   MSP430 软件页面: http://www.ti.com.cn/mcu/cn/docs ... lyId=342&tabId=3357


本文地址:https://www.eechina.com/thread-100499-1-1.html     【打印本页】

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或网友发布,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第一时间更正或删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厂商推荐

相关在线工具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