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飞雪的个人空间 https://www.eechina.com/space-uid-160083.html [收藏] [复制] [分享] [RSS]

博客

PCB设计的十大黄金法则

已有 421 次阅读2019-5-29 09:22 |个人分类:杂谈| PCB

尽管半导体集成度越来越高,但许多应用都具有现成的片上系统,许多功能强大且开箱即用的开发板变得越来越容易获得,但在许多应用中使用电子设备案例仍然需要使用自定义PCB。在一次性开发中,即使是普通的PCB也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PCB是设计的物理平台,也是原始组件电子设计中最灵活的组件。本文将介绍PCB设计的几个黄金法则。自25年前商业PCB设计诞生以来,这些规则没有改变,并且广泛适用于各种PCB设计项目,对于年轻的电子设计工程师来说是否更为成熟。电路板制造商非常有指导意义。

以下部分描述了电子设计工程师在使用设计软件实现设计布局和商业制造时应牢记的十个最有效的设计规则。工程师不必按时间顺序或相对重要性来实施这些规则,他们可以通过简单地遵循它们来大大改变产品设计。

规则1:选择正确的网格 - 设置并始终使用与大多数组件匹配的网格间距。虽然多网格似乎是有效的,但是工程师可以在设置间隔时避免出现问题,并且如果他们能够在PCB布局设计的开头思考更多的话,可以最大化板的应用。由于许多设备可提供各种封装尺寸,因此工程师应使用最适合其设计的产品。此外,多边形对于电路板铜的放置至关重要。当执行铜包铜时,多栅板通常会产生多边形填充偏差。虽然不像单个网格那样标准,但它们提供了所需的电路板寿命。 。

规则2:保持路径最短,最直接。这听起来很简单,但每个阶段都应该牢记,即使这意味着改变电路板布局以优化布线长度。对于模拟和高速数字电路尤其如此,其中系统性能总是受到阻抗和寄生效应的部分限制。

规则3:使用电源平面尽可能多地管理电源和地线的分配。对于大多数PCB设计软件而言,功率层铜是更快速和更简单的选择。通过在公共连接中连接大量导线,可以保证最高效率和最小阻抗或电压降电流,同时提供足够的接地返回路径。如果可能,在电路板的相同区域中运行多条电源线,以验证接地层是否覆盖PCB层的大部分层,这有助于相邻层上运行的线之间的相互作用。

规则4:将相关组件与所需的测试点分组。例如,将OpAmp运算放大器所需的分立元件放置在更接近器件的位置,允许旁路电容和电阻与它们协作,有助于优化规则2中提到的布线长度,同时还可以进行测试和故障检测。它变得越来越容易。

规则5:在另一个较大的电路板上重复复制所需的电路板以进行PCB拼版。选择最适合制造商使用的设备的尺寸有助于减少原型设计和制造成本。首先在面板上制作电路板布局,联系电路板制造商以获得每个面板的首选尺寸规格,然后修改您的设计规格并尝试在这些面板尺寸内多次重复您的设计。

规则6:集成组件值。作为设计人员,您将选择具有高或低组件值但具有相同性能的分立组件。通过在一小部分标准值内进行整合,可以简化物料清单并降低成本。如果您有一系列基于您首选设备值的PCB产品,那么您最好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库存管理决策。

规则7:尽可能执行设计规则检查(DRC)。虽然在PCB软件上运行DRC功能只需要很短的时间,但在更复杂的设计环境中,只要您在设计过程中执行检查,就可以节省大量时间。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每个布线决策都至关重要,您可以通过执行DRC始终提醒您最重要的布线。

规则8:灵活使用丝网印刷。丝网印刷可用于标记各种有用信息,供板材制造商,服务或测试工程师,安装人员或设备专员今后使用。不仅要清晰的功能和测试点标签,还要尽可能多地指示组件和连接器的方向,即使这些注释印在电路板上使用的组件的下表面上(板组装后)。在板的下表面上完全应用丝网印刷技术减少了重复劳动并简化了生产过程。

规则9:必须选择去耦电容。不要试图通过避免去耦电源线并根据组件数据表中的限制来优化您的设计。电容器价格低廉且坚固耐用,因此您可以花费尽可能多的时间组装电容器,同时遵循规则6并使用标准值来保持库存整洁。

规则10:生成PCB制造参数并在提交生产之前对其进行验证。虽然大多数主板制造商很乐意为您下载并验证它,但最好自己导出Gerber文件并使用免费的查看器检查是否符合预期以避免误解。通过亲自验证,您甚至会发现一些疏忽的错误,从而避免通过遵循错误的参数而失去生产。

随着电路设计越来越广泛,内部团队越来越依赖参考设计,上述基本规则仍将是印刷电路板设计的一个特征,我们认为这对PCB设计很重要。通过澄清这些基本规则,开发人员可以灵活地提高其产品的价值,并充分利用他们制造的电路板。即使您不熟悉电路板设计,也要记住这些基本规则,以加快学习过程并增强您的信心。

详情请点击了解:https://www.jiepei.com/G35   18188607109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