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ferose的个人空间 https://www.eechina.com/space-uid-117554.html [收藏] [复制] [RSS]

博客

寿山石雕历史

已有 851 次阅读2014-11-24 17:33

寿山石因“温润光泽,易于奏刀”的特性,很早就被用寿山石雕的雕刻。寿山石雕的历史悠久,上溯到唐代,下溯到当下。民间流传着“女娲补天遗石”、“凤凰神鸟遗矢”到现今的各种寿山石雕展都向我们娓娓述说着人们对寿山石雕的喜爱。
何谓“女娲补天遗石”?相传是女娲当年补天路过寿山,被这里的青山秀水、绮丽景色所陶醉,翩然起舞,将五色彩石散落在这里的山坡、溪畔和田野里,化成了这光彩夺目的宝石,这些宝石就是是后来的寿山石。那又何谓“凤凰神鸟遗矢”呢?这是有关寿山石的另一个传说,说是远古一只凤凰神鸟的彩蛋液渗入寿山附近的地下变成了寿山石。
说完了有关寿山石雕的美丽传说,我们回顾下有关寿山石雕的历史:
1.唐代—宗教昌盛,寿山村的僧侣就地取材,以寿山石雕制佛像、香炉及念珠之类的佛具,除供寺院使用外,亦作珍品馈赠游客,这使寿山石在民间广为流传,这个时期的寿山石雕因此带有浓厚的宗教文化色彩。
2.宋代—寿山石雕大体上扮演着陪葬俑及佛具的角色,只是已有了从业队伍的形成和矿石的开采,并设有专供官府使用的作坊,雕刻内容也开始多样,从出土史料看,宋俑有龙、虎、蛇、龟以及六畜等动物俑,形象生动,颇具写实作风,人物俑有文俑、武俑、老人俑、女人俑等,其体态雍容丰腴,曲线明显柔和优美,雕刻工艺承袭前人且吸收唐、五代陶俑雕塑的造型风格,明显有唐的遗风。中国人素有爱石的天性,文人更是贵石贱玉,宋著名诗人陆游的一句:“石不能言最可人”的名言,更奠定了“石”在世人心中的地位,进一步催化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石文化,从此世人于石结下了不解之缘,这种石文化情结的产生,极大拓展了寿山石雕文化的生长空间。
3.元、明—著名画家王冕用“花乳石”自行运刀刻制印章,这个划时代的创举引起了文人与书画家的极大兴趣,许多人争相仿效,蔚然成风,篆刻艺术也因此取得了迅速发展。“青田旧冻美艳伦,冰坚鱼脑同晶莹,迩来寿山更奇绝,辉如美玉分五色。”柔而易攻的寿山石理所当然的成了首选的印材,雕刻艺术继承古代玉玺、铜印的钮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寿山石质和纹理的特性,创造出独特风格的寿山石印章雕刻艺术。
4.清康、雍、乾三朝—寿山石雕被纳入官府课税的范围,许多官吏均已大量收藏赏玩寿山石雕,以其为荣,并蒐集珍品进贡给帝后御用。在众多的寿山石品种中,田黄石最为珍贵,被尊为石中之王,有很高的地位。据传,自清康熙帝起,每年吉旦都要在祈年殿举行供奉“福寿田丰”的祭天活动,置一枚福建寿山石田黄石在供案上(取福、寿、田、丰之吉兆),皇帝亲率大臣顶礼膜拜,祈祷这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种顶礼膜拜的官场活动说明帝王官绅,他们对寿山石的心理,几乎达到迷信的程度。使寿山石享有了其它任何宝石从未有的殊荣,给寿山石雕文化罩上了更加神秘的光环。
5.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香港、新加坡、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相继掀起寿山石文化推广热潮。1984年,福州雕刻工艺品总厂举办“寿山石诗会”,百多位海内外文人雅士与收藏家欢聚一堂,吟诗作赋,盛况空前。1987年总厂与地质科学院联合召开“中国田黄石鉴赏研讨会”,从科学的角度对寿山石、田黄石进行分析与鉴别,近年来寿山石各种专著更是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版发行,达近百种之多,蔚为壮观。为全国各工艺美术品种之最,其中潘主兰的《寿山石史话》首考寿山石雕始于南朝,方宗珪的《寿山石志》与《寿山石全书》全面科学地总结了寿山石地各种知识,陈石地《寿山石图鉴》提出了三类五系论,陈锡铭、郑宗坦、王一帆的《寿山石欣赏》重新划分田黄石产区,提出好田黄石多出于下坂的论点。王植伦发表了《寿山石传奇》、《寿山石缘》长篇文学,成为寿山石文化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6.近些年, 寿山石雕多次作为贵重的外交礼物,赠送外国元首和贵宾,为中外交流作出了贡献,同时寿山石当选福建省“省石”,并冲刺评审国石,屡次夺魁,可见寿山石雕在人们心中的超然地位。
通过以上对寿山石雕的历史作一个简单的回顾,我们能够感受到寿山石雕它不仅仅是个艺术品,它更是包含着人们思想、情感、观念、意绪,具有生命力和文化力的雕刻文化艺术品。寿山石雕宝贵之处不仅仅是寿山石的稀有性和寿山石雕雕刻工艺的精湛性,其更为宝贵的是寿山石雕所包含着我们中华民族那浓浓的文化情结。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使用指南  -  站点地图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电子工程网 ©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069177号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1702
返回顶部